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839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包括:通过车载客流硬件设备采集上下车的客流人数并对断面客流进行分析,获取时间段的上下车的客流数据和断面客流;系统通过与公交运营和客服等生产系统进行对接获取公交车辆的营运成本、乘客时间期望等数据;基于乘客的时间期望值成本和乘车人数等建立乘客的满意度模型;基于公交车辆的利润期望值、单次发车成本、乘车人数和票价等建立公交企业满意度模型;在乘客满意度模型和公交企业满意度模型基础上,设定了不同权重来建立多维的满意度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以企业满意率、乘客满意率多维满意度最高为目标的公交车辆发车间隔优化,兼顾了乘客和企业的双方利益。兼顾了乘客和企业的双方利益。兼顾了乘客和企业的双方利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调度营运管理
,具体是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相对投资少、人均占有道路少等优点,各地政府及交通管理部门逐渐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交调度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内容。
[0003]合理的优化车辆的发车间隔,可以有效地缓解运力和运量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平衡乘客和公交公司的利益,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改善市民的出行状况。现有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大都是基于较为单一的满意度进行制定的,此外,对乘客满意度的考虑中并未充分考虑到乘客对时间成本的期望值等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利用公交现有的乘客满意度相关数据和企业本身的运营数据,分别建立了乘客满意度模型和公交企业满意度模型,可以设定不同的满意度的权重来得出最优的发车间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据收集,通过车载客流硬件设备采集上下车的客流人数并对断面客流进行分析,获取时间段的上下车的客流数据和断面客流;(2)据抽取,系统通过与公交运营和客服生产系统进行对接,获取公交车辆包括营运成本、乘客时间期望在内的数据,并在系统里进行增量存储;(3)客的时间期望值成本和乘车人数建立乘客的满意度模型;(4)交车辆的利润期望值、单次发车成本、乘车人数和票价建立公交企业满意度模型;(5)满意度模型和公交企业满意度模型基础上,设定了不同权重来建立多维的满意度模型,兼顾乘客和公交企业的满意度来进行发车间隔分析优化,得到最优的公交车辆的发车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在车辆前后门安装客流计数设备对线路站点的上下乘客数量进行采集,通过4G/5G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系统,后台系统按站点和时间对数据进行存储;因为客流采集数据的不稳定性,随着公交刷卡数据占比逐步提升,结合刷卡的支持数据,整合这两个维度数据,通过历史数据的客流积累和分析,得到断面客流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满意度的公交发车间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乘客满意度模型如下:乘客第k个时段的等车期待满意度;其中,;x为乘客的等车成本;a1客对时间成本的最低期望值;a2为乘客对时间成本的最高期望值;a
x
为乘客在等车成本x时的期望值;全天乘客的满意率公式如下:;k表示一天内第k时间段,k=1,2,

m;i表示线路上第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罗晶晶任子晖王卫高洪昌倪金林王晓娟蒋梦媛杨光王晶晶何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