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天羽专利>正文

一种旋动式人工流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由软环、导杆、手柄、电机、调速器和脚塌开关组成。软环与导杆前端连接,导杆后端安装于手柄前端并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安装于手柄内并与调速器以导线相连接,调速器和脚踏开关均外置于手柄外,两者以导线相连接。软环置入宫腔,以旋动方式实施对妊娠组织的缠取、剥离和损毁,以达到终止妊娠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负压对子宫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以及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流产器具,属于医疗器械
迄今,负压吸引法作为人工器械性终止早期宫内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其尚存有一些弊端或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如下1)必须对宫颈管先行实施扩张,方能实施吸宫操作。该宫颈管扩张操作不仅增加了孕妇的不适和痛苦,而且增加了发生子宫器械性损伤和生殖器医源性感染的可能性。2)因负压作用于宫腔而造成的疼痛刺激较剧;因子宫受负压作用而易于发生其方位和屈度的改变,从而易于发生子宫器械性损伤;因负压作用而易于发生宫腔内容物的腹腔逆流,并由此易于造成继发不孕、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征等并发症。3)必须使用硬质管具置入宫腔,方能实施对妊娠组织(胚胎和蜕膜)的吸刮,由此造成的疼痛刺激较大并易于发生子宫器械性损伤。硬质且制式固定的管具不能顺应在方位和屈度上有不同变化的子宫,由此易于增加疼痛刺激和子宫器械性损伤的可能性。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负压吸引法器具和技术的弊端和不足,提供一种非以负压吸引为原理的、安全有效且结构简单的旋动式人工流产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本旋动式人工流产器是由软环、导杆、手柄、电机、调速器和脚塌开关组成。软环与导杆前端连接,导杆后端安装于手柄前端并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安装于手柄内并与调速器以导线相连接,调速器和脚踏开关均外置于手柄外,两者以导线相连接。软环为椭圆形的软质的弹性环圈,其长轴长度在1.5-3cm范围内设定,短轴长度在0.5-1.5cm范围内设定,软环的一侧与导杆前端连接,软环的表面有三种设置,一种是软环表面光滑的设置,另一种是软环外表面连接有8-16个边丝的非光滑的设置,该边丝长度在2-4mm范围内设定,边丝直径在0.1-0.5mm范围内设定,再一种是软环外表面呈齿状的非光滑的设置,该齿高度在1-1.5mm范围内设置,软环的取材为软质、无毒、富有弹性且具有一定抗扭曲强度的物质,边丝的取材为软质、无毒、富有弹性且具有一定抗扭曲强度的物质。导杆为圆柱形的细长杆,其近前端的部分为导杆的软质部分,其近后端的部分为导杆的硬质部分,导杆直径可在2-4mm范围内设定,导杆长度可在15-25cm范围内设定,前述导杆软质部分与前述导杆硬质部分的长度比可在2/7-2/5范围内设定。导杆前端与软环连接,导杆后端与电机转轴连接。该导杆的取材,其软质部分为软质、无毒、富有弹性且具有一定抗扭曲强度的物质,其硬质部分为硬质、无毒且具有一定抗扭曲强度的物质。手柄的内部安装固定电机,手柄前端设置有供导杆硬质部分插入的孔道,手柄后端设置有供连接电机和调速器的导线穿行的孔道。电机的转轴与导杆后端连接。调速器以导线分别与电机和脚踏开关连接。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操作者持手柄而将软环和导杆软质部分置入子宫内,以脚踏方式控制脚踏开关并由此控制电机的开启或关闭,以手动方式控制调速器调速旋钮并由此控制电机的转速快慢。置入宫腔内的软环与妊娠组织接触,在不同转速条件下,即在2转/秒至20转/秒范围内,旋动的软环可对妊娠组织实施缠取、剥离和损毁等作用,从而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本旋动式人工流产器介入的人工流产与现有吸宫术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因本技术的流产原理是以软环的旋动方式实施对妊娠组织的缠取、剥离和损毁,即流产原理中无负压因素介入,故可避免因负压而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这包括有疼痛刺激、宫腔内容物逆流腹腔、盆腔炎、继发不孕等,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2.因本技术探入宫腔的软环和导杆软质部分,前者为细小且可弹性变形的软质物,后者为外径小于宫颈管解剖管径的可弹性变形的软质物,故可在不先行扩张宫颈管条件下被置入宫腔而实施人工流产术,由此避免了因扩张宫颈管而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这包括有疼痛刺激、生殖器医源性感染、子宫器械性损伤、子宫颈内口松弛、术后宫颈管粘连等。3.因本技术软环的大小、构型、弹性度、硬度、抗扭曲强度、表面设置和旋动动能等物理量均是经严格测试、验证而确定的,既可有效地保证软环在不同转速下完成对妊娠组织的缠取、剥离和损毁,又可使其选择性地不对宫腔周壁深面质地较坚韧的非妊娠组织发生作用,故可通过器械本身限定对宫腔周壁过度损伤情况的发生。在吸宫术中,对宫壁吸刮程度只仅是通过操作者手感的主观判断而加以控制的,故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发生对宫壁过度吸刮损伤的可能性大。4.因本技术探入宫腔内部分为软质且具弹性的软环和导杆软质部分,该设置一方面在置入宫腔内器具的物质硬度上限制了子宫器械性损伤的发生,另一方面,软环在宫腔内为呈一定弹性度张开的环形状态,其与宫壁的接触不仅为非刚性的弹性接触,而且与宫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能较好地避免软环造成子宫器械性穿孔损伤的发生,再一方面,软环在宫腔内旋动轨迹为呈一定弹性度的近球形构形,其与宫壁的接触不仅为非刚性的弹性接触,而且与宫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能较好地避免软环造成子宫器械性穿孔损伤的发生。在特别设计的破坏性试验中,即使以超常的推送力致使导杆过度探入宫腔,因软环和导管软质部分的软质、弹性特点,其可顺应宫腔的曲面而发生自身的弯曲变形,而不致发生子宫器械性穿孔。在吸宫术中,一方面因用于对子宫颈扩张的宫颈扩张器为制式固定的刚体物,且实施宫颈管扩张时被推送的扩张器前端呈圆锥形,其表面积较小,易于造成子宫器械性穿孔损伤的发生,另一方面因用于对宫腔内妊娠组织吸刮的吸管同样为制式固定的刚体物,且实施宫腔内吸刮时被往复推拉的吸管前端呈圆锥形,其表面积较小,易于造成子宫器械性穿孔损伤的发生。5.因本技术探入宫腔内部分为软质且具弹性的软环和导杆软质部分,其能够较好地顺应不同的宫颈管管道行径而进出宫腔,也能够较好地顺应不同方位取向和不同屈度大小宫腔腔道的变化而于宫腔内往复进退和进出,故而不易造成子宫器械性损伤,也减少了因器械对子宫的刺激所造成的疼痛感觉。在吸宫术中,宫颈扩张器和吸管均为制式固定的硬质器具,不能顺应不同的宫颈管管道行径和不同的宫腔腔道方位及屈度,故而易于造成子宫器械性损伤,也易于增加器械对子宫的刺激所造成的疼痛感觉。6.因本技术的流产原理不涉及负压因素,故而不发生因向宫腔施加负压而于流产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宫腔形态和方位的变化,从而避免了因前述变化而易于发生的子宫器械性损伤。在吸宫术中,因负压因素介入而易于发生流产操作过程中宫腔形态和方位的变化,故而易于发生子宫器械性损伤。7.因本技术软环的旋动轨迹呈近球形构形,其在导杆制导下和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可完全与宫腔周壁任一部分接触,故而不易发生流产操作中的漏刮或旋刮不全。另外,探入宫腔内的导杆软质部分可在完全顺应宫腔方位和屈度条件下制导软环,故而在实施流产操作时,不存在如同吸宫术时转动吸管的操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使吸管的吸窗能够尽量朝向和接触宫腔周壁的各个部分,以避免发生漏吸或吸宫不全,由于制式固定的硬质吸管不能顺应宫腔方位和屈度,故而在转动吸管操作时易于造成子宫器械性损伤,也易于增加疼痛刺激和漏吸或吸宫不全的发生率。8.从实际的临床比较研究而言,本技术介入的人工流产较吸宫术具有操作时间短、痛苦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人流不全或漏刮(漏吸)发生率低等特点,而术中出血量大致等同于吸宫术者。从器械部件组成方面而言,本技术较吸宫术器械具有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动式人工流产器,其特征是该旋动式人工流产器是由软环、导杆、手柄、调速器和脚踏开关组成,其中软环与导杆前端连接,导杆后端安装于手柄前端并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安装于手柄内并与调速器以导线相连接,调速器和脚踏开关均外置于手柄外,两者以导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天羽
申请(专利权)人:郝天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