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及烧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827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及烧成方法,针对现有的粉尘容易污染陶瓷胚体,无法改变热气路径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炉群系统包括烘干设备,所述烘干设备包括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内部的顶端卡接有电加热管网,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顶部的开口连通有循环管,循环管的进气口栓接有风机;循环管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过滤盘组,过滤盘组的轴心处栓接有转杆,转杆的底端栓接有被动轮,通过过滤盘组可以对循环的热气进行过滤,将热气中的粉尘颗粒过滤下来,并且利用过滤盘组的转动避免粉尘颗粒堵塞过滤盘组,确保过滤效果,通过导风板可以引导热气的流动,改变热气流动的路径,增强烘干效果。增强烘干效果。增强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及烧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烧成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及烧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201711453865.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及烧成方法。包括在陶瓷烧成生工序中待烧胚件行进路径上依次设置有上部进料传送单元、加热炉组群、下部出料传送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上部进料传送单元、加热炉组群、下部出料传送单元相互配合工作的计算机群控系统单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满足陶瓷手机背板、开关面板等新兴功能陶瓷产品规模化、自动化、大产能需求,且能够有效解决水平连续烧结坯件受热不同步翘曲变形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生产线系统及烧成方法。
[0003]但是该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及烧成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烘干作业时循环的热气中往往会夹杂胚体放入设备时携带的粉尘颗粒,这些粉尘颗粒在随着热气流动过程中容易粘附在陶瓷胚体表面,从而对陶瓷胚体造成污染,影响烧制成型的陶瓷品质,而且热气多是定向流动,无法按照需要改变热气的流动路径,无法增加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及烧成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包括烘干设备,所述烘干设备包括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内部的顶端卡接有电加热管网,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顶部的开口连通有循环管,循环管的进气口栓接有风机;
[0006]循环管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过滤盘组,过滤盘组的轴心处栓接有转杆,转杆的底端栓接有被动轮;
[0007]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内部底端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蜗轮,蜗轮的表面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左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铰接有导风板,导风板与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铰接,循环管的内部栓接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被动轮传动连接,动力机构的齿牙啮合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蜗轮啮合,通过过滤盘组可以对循环的热气进行过滤,将热气中的粉尘颗粒过滤下来,并且利用过滤盘组的转动避免粉尘颗粒堵塞过滤盘组,确保过滤效果,通过导风板可以引导热气的流动,改变热气流动的路径,增强烘干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丝杆、主动轮和传动带;
[0009]动力电机的后侧与循环管的内部栓接,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底端栓接,丝杆的顶端与主动轮的轴心处栓接,主动轮的内部与传动带内部的右侧传动连接,传动带内部的左侧与被动轮的内部传动连接,动力机构还包括与丝杆螺纹连接的驱动组件,接通动力电机的电源,动力电机可以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通过轴承与循环管转动设置,保障丝杆转
动的平稳性,丝杆可以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可以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可以带动被动轮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条、滑框、传动杆、活动杆和齿条;
[0011]丝杆的表面与传动条的螺孔螺纹连接,传动条的表面与滑框的后侧铰接,滑框的内部与传动杆的后侧滑动连接,传动杆的左端与活动杆的顶端铰接,活动杆的底端与齿条的顶端铰接,齿条与传动机构啮合,丝杆可以利用螺纹带动传动条移动,传动条向上移动时,传动条可以带动滑框向上移动,滑框可以在传动杆的后侧滑动并带动传动杆向上转动,传动杆可以带动活动杆向上移动,活动杆可以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可以带动传动机构顺时针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条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后侧与循环管的内部栓接,传动杆的右端与循环管内部的右侧铰接,传动条通过滑轨与限位框滑动设置,对传动条进行引导,让传动条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方便传动条带动滑框移动,传动杆通过轴承与循环管转动设置,方便传动杆的左端。
[0013]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后侧滑动连接有稳定框,稳定框的后侧与循环管的内部栓接,齿条通过滑轨与稳定框滑动设置,对齿条进行引导,让齿条可以与传动机构连接,方便结构的传动。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小齿轮、大锥形齿轮和小锥形齿轮;
[0015]齿条右侧的齿牙与小齿轮的左侧啮合,小齿轮的后侧与大锥形齿轮的表面栓接,大锥形齿轮的齿牙与小锥形齿轮的齿牙啮合,大锥形齿轮的轴心处与循环管的内部转动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与小锥形齿轮栓接的传动组件,齿条可以带动小齿轮顺时针转动,小齿轮可以带动大锥形齿轮顺时针转动,大锥形齿轮通过轴承与循环管转动设置,保障大锥形齿轮转动的平稳性,循环管与过滤盘组连接的部分为圆管结构,循环管与动力机构连接的部分为方管结构,大锥形齿轮可以带动小锥形齿轮转动。
[0016]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大齿轮、传动齿轮和蜗杆;
[0017]小锥形齿轮的左侧与大齿轮的右侧栓接,大齿轮左侧的轴心处与循环管内部的左侧转动连接,大齿轮的底部与传动齿轮的顶部啮合,传动齿轮左侧的轴心处与蜗杆的右端栓接,蜗杆与循环管转动套接,蜗杆的左端贯穿循环管左侧的孔洞并延伸到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的内部,蜗杆表面的左端与蜗轮的顶部啮合,小锥形齿轮可以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通过轴承与循环管转动设置,保障大齿轮转动的平稳性,大齿轮可以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可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轴承与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转动设置,保障蜗杆转动的平稳性,蜗杆可以带动蜗轮顺时针转动。
[0018]优选的,所述过滤盘组包括顶部的粗过滤盘和底部的细过滤盘,粗过滤盘和细过滤盘的表面均与循环管的内部转动套接,粗过滤盘和细过滤盘的轴心处均与转杆的表面栓接,粗过滤盘和底部的细过滤盘的过滤孔径不一样,粗过滤盘可以对较大的粉尘颗粒进行过滤,细过滤盘可以对较为细小的粉尘颗粒进行过滤,方便对热气的过滤。
[0019]优选的,所述烘干设备的输出端连通有预热设备,预热设备的输出端连通有脱脂设备,脱脂设备的输出端连通有连续竖向陶瓷加热烧成炉。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的烧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将制成的竖向陶瓷胚体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定型,对竖向陶瓷胚体进行
干燥;
[0022]S2:然后利用输送机将干燥后的竖向陶瓷胚体引导进入预热设备进行预热;
[0023]S3:预热完成后再使用输送机将预热后的竖向陶瓷胚体输送进入脱脂设备进行脱脂;
[0024]S4:脱脂完成后利用输送机将竖向陶瓷胚体输送进入连续竖向陶瓷加热烧成炉进行高温烧制,冷却后得到竖向陶瓷。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动力机构可以带动被动轮转动,被动轮可以带动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可以带动过滤盘组转动,转动的过滤盘组产生离心力,可以将过滤下来的杂质甩出;
[0027]2、动力机构可以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传动机构可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可以带动铰接杆转动,铰接杆可以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可以带动导风板转动;
[0028]通过过滤盘组可以对循环的热气进行过滤,将热气中的粉尘颗粒过滤下来,并且利用过滤盘组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包括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包括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1),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1)内部的顶端卡接有电加热管网(4),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1)顶部的开口连通有循环管(5),循环管(5)的进气口栓接有风机(6);循环管(5)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过滤盘组(9),过滤盘组(9)的轴心处栓接有转杆(8),转杆(8)的底端栓接有被动轮(7);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1)内部底端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蜗轮(10),蜗轮(10)的表面铰接有铰接杆(11),铰接杆(11)的左端铰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表面铰接有导风板(13),导风板(13)与竖向陶瓷胚体烘干箱(1)铰接,循环管(5)的内部栓接有动力机构(2),动力机构(2)与被动轮(7)传动连接,动力机构(2)的齿牙啮合有传动机构(3),传动机构(3)与蜗轮(10)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动力电机(21)、丝杆(22)、主动轮(23)和传动带(24);动力电机(21)的后侧与循环管(5)的内部栓接,动力电机(21)的输出端与丝杆(22)的底端栓接,丝杆(22)的顶端与主动轮(23)的轴心处栓接,主动轮(23)的内部与传动带(24)内部的右侧传动连接,传动带(24)内部的左侧与被动轮(7)的内部传动连接,动力机构(2)还包括与丝杆(22)螺纹连接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条(25)、滑框(26)、传动杆(27)、活动杆(28)和齿条(29);丝杆(22)的表面与传动条(25)的螺孔螺纹连接,传动条(25)的表面与滑框(26)的后侧铰接,滑框(26)的内部与传动杆(27)的后侧滑动连接,传动杆(27)的左端与活动杆(28)的顶端铰接,活动杆(28)的底端与齿条(29)的顶端铰接,齿条(29)与传动机构(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竖向陶瓷烧成炉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条(25)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后侧与循环管(5)的内部栓接,传动杆(27)的右端与循环管(5)内部的右侧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宏陈东文马可可成良家陈林芳
申请(专利权)人:台宜陶瓷宜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