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12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该壳体组件用于传导光检测组件发出的探测光线,且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透镜;其中,壳体设置有透光区,透镜设置于壳体内,并间隔地位于透光区的一侧,以使探测光线经由透镜传导至透光区。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高光检测组件的检测精度。组件的检测精度。组件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数智能手表会装载有健康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身体组织信息,而常见的检测方式一般是通过健康模块发出探测光线至用户身体上,然后在接收带有用户身体组织信息的探测光线进行检测。但是,探测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窜光的问题,部分探测光线还未照射至用户身体上,就会直接被健康模块所接收,导致健康模块的检测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用于传导光检测组件发出的探测光线,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透镜;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透光区;所述透镜设置于壳体内,并间隔地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以使所述探测光线经由所述透镜传导至所述透光区。
[0004]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显示屏、绑带以及光检测组件,且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透镜;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壳体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绑带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光检测组件和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镜间隔地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一侧;所述光检测组件发出的探测光线通过所述透镜和所述透光区传导至外部,且所述光检测组件通过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透镜接收外部物体反射的所述探测光线。
[000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显示屏以及光检测组件,且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透镜;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壳体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光检测组件和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镜间隔地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一侧;所述光检测组件发出的探测光线通过所述透镜和所述透光区传导至外部,且所述光检测组件通过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透镜接收外部物体反射的所述探测光线。
[0006]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透光区,在壳体内设置透镜,且该透镜间隔地位于透光区的一侧,使得透镜和透光区之间能够形成间隙。如此,可以利用间隙中空气折射的原理,改变光检测组件通过透镜射出的探测光线的传播路径,使得经由透镜射入透光区的探测光线的折射角度减小。相较于透镜和壳体贴合设置的方案,可以减少探测光线发生窜光的现象,提高光检测组件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中壳体组件120和光检测组件13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中壳体组件1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图3中壳体组件120和光检测组件130沿
Ⅴ‑Ⅴ
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图4中后壳12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图4中盖板12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图4中透镜12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图5中透镜123和盖板122在贴合设置状态下探测光线的传导示意图;
[0017]图10是图5中透镜123和盖板122在间隔设置状态下探测光线的传导示意图;
[0018]图11是图5中支架124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2是图4中透镜123和支架124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13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14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15是图3中光检测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6是图3中壳体组件120和光检测组件130沿
Ⅴ‑Ⅴ
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17是图1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18是图1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9是图16中C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20是图16中D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21是图3中壳体组件120和光检测组件130沿
Ⅴ‑Ⅴ
在又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2是图21中后壳121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3是图3中壳体组件120和光检测组件130沿
Ⅴ‑Ⅴ
在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作为在此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指的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且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具备蓝牙的数据传输标准,实现协同交互能力。其还可以具备多种监测传感器,如监测环境光、地磁、温度、气压、高度、陀螺仪和加速计以及心率等数据的传感器。此外,可穿戴设备的显示方式可以包括指针、数字以及图像等。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4]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壳体组件120和光检测组件13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壳体组件1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可以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其可以佩戴于用户的手腕进行使用,除了为用户提供日历、时间等查看服务之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等沟通服务,也可以监测用户的日常运动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数据指标。例如,可穿戴设备10可以设置有诸如PPG(Photo Plethysmo Graphy)、ECG(Electro Cardio Graphy)等检测模块,以实现检测用户健康状态的功能。当然,可穿戴设备10的功能也可以不仅限于此,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列举,下面仅以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进行举例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用于传导光检测组件发出的探测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透镜;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透光区;所述透镜设置于壳体内,并间隔地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以使所述探测光线经由所述透镜传导至所述透光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后壳和盖板;所述后壳设置有通孔,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后壳上,且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的所述透光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透光孔;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后壳连接;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盖设于所述透光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设置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与所述透光孔相对设置的区域设置有避让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设置有所述透光孔;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在所述安装板上形成的凹槽内,并盖设于所述透光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填充件;所述填充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且所述填充件用于保持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盖板一侧的平整性。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所述透镜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所述光检测组件包括: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所述第一透光区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透镜盖设于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区与所述第二透镜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透镜盖设于所述第二透光孔;所述光发射件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对设置,且所述光发射件发出的所述探测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一透光区传导至外部;所述光接收件与所述第二透镜相对设置,且所述光接收件通过所述第二透光区和所述第二透镜接收外部物体反射的所述探测光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设置有阻光槽;所述阻光槽设置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一侧,并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设置有第一遮光件;所述第一遮光件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安装板相接触,且所述第一遮光件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正投影还围绕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正投影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05mm~0.15mm。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后壳上,并盖设于所述通孔。
13.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显示屏、绑带以及光检测组件,且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阳柯颜瑞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