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排渣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05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式排渣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过滤器、刮刀、排渣筒、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容置腔通过筛网与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中空轴管内腔的第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中空轴管内腔的第二端设有与出料管路连通的若干出料孔,第一驱动单元设于第一壳体外且可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中空轴管,所述刮刀设于第一壳体内且刀刃靠近筛网设置以刮除被筛网截留的杂质,排渣筒的进渣口靠近刀刃设置,排渣筒的第二端伸出至第一壳体外且设有出渣口,设于排渣筒内的绞龙可在第二驱动单元作用下旋转以将杂物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物料流量大且走料充分且过滤效率高。分且过滤效率高。分且过滤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排渣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回收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盘式排渣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回收塑料熔融形成的混合物料中往往含有杂质,因而在加工塑料粒之前要经过排渣过滤器进行过滤,通过熔融的混合物料流经筛网,刮刀刮除筛网上的杂质并由排渣筒排出,现有的排渣过滤器往往存在结构复杂、过滤效率低、待过滤的混合物料流量小走料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式排渣过滤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渣过滤器存在的结构复杂、过滤效率低、物料流量小走料不充分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合理、物料流量大且走料充分且过滤效率高的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盘式排渣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过滤器、刮刀、排渣筒、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容置腔通过第一壳体上的进料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套设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容置腔通过设于第二壳体上的筛网与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同轴固接有中空轴管,所述中空轴管内腔的第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排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过滤器、刮刀(3)、排渣筒(6)、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壳体(1)内的第一容置腔通过第一壳体(1)上的进料口(121)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套设于第一壳体(1)内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第二容置腔通过设于第二壳体(2)上的筛网(4)与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壁面同轴固接有中空轴管(5),所述中空轴管(5)内腔的第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中空轴管(5)内腔的第二端设有与出料管路(122)连通的若干出料孔,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于第一壳体(1)外且可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中空轴管(5),所述刮刀(3)设于第一壳体(1)内且刀刃靠近筛网(4)设置以刮除被筛网(4)截留的杂质,所述排渣筒(6)第一端伸入至第一壳体(1)内且排渣筒(6)上的进渣口(61)靠近刀刃设置,所述排渣筒(6)的第二端伸出至第一壳体(1)外且设有出渣口,设于所述排渣筒(6)内的绞龙(7)可在第二驱动单元作用下旋转以将杂物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排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左壳体(21)和第二右壳体(22),所述第二左壳体(21)呈槽型且所述筛网(4)嵌设于槽底面,所述第二右壳体(22)呈槽型且所述筛网(4)嵌设于槽底面,所述第二左壳体(21)和第二右壳体(22)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刮刀(3)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靠近第二左壳体(21)和第二右壳体(22)设置,所述排渣筒(6)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靠近第二左壳体(21)和第二右壳体(22)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排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壳体(21)内固接有贴合筛网(4)设置的左分料器(8),所述左分料器(8)用以向外支撑筛网(4),所述第二右壳体(22)内固接有贴合筛网(4)设置的右分料器,所述右分料器用以向外支撑筛网(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排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弘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