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793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申请提供一种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包括:获取自重作用下大梁的自重绝对挠度;获取活动载荷作用下大梁的活动载荷绝对挠度;分别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并同时缩短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长度;设置调节系数以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获取各计算点位的总挠度;基于各计算点位的总挠度绘制总挠度折线,并调整调节系数,以使特征点位的曲线斜率为0;基于特征点位的曲线斜率为0时的调节系数和缩短量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设计缩短量。本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的对大梁水平进行设计。行设计。行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岸桥,又称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用来在岸边对集装箱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岸桥大梁平直度影响到小车运行时司机的驾驶舒适性,以及驱动载荷的平稳性。
[0003]在设计图上,大梁都是处于平直位置,是理论的无载荷作用的状态。而实际使用中,结构受重力以及活动载荷作用,在起重机总装后,自然状态下即产生垂直下挠,影响驾驶舒适性,并降低驱动载荷时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用以解决按照传统设计方案设计岸桥,实际使用中大梁产生垂直下挠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应用于岸桥,岸桥包括门框,设置在门框上的海侧上横梁和陆侧上横梁,设置在海侧上横梁和陆侧上横梁上的大梁,分别与大梁和门框上梯形架连接的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
[0007]大梁上设置有多个计算点位,起始计算点位为0,计算点位中包括多个特征点位;
[0008]方法包括:
[0009]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自重作用下大梁的自重绝对挠度;
[0010]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活动载荷作用下大梁的活动载荷绝对挠度;
[0011]分别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并同时缩短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长度
[0012]设置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对应的调节系数,并基于调节系数和单位挠度分别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
[0013]基于自重绝对挠度、活动载荷绝对挠度和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获取各计算点位的总挠度;
[0014]基于各计算点位的总挠度绘制总挠度折线,并调整调节系数,以使特征点位的总挠度连线斜率为0;
[0015]基于特征点位的曲线斜率为0时的调节系数和单位缩短量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设计缩短量,并基于设计缩短量调节大梁。
[001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外拉杆与大梁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1,内拉杆与所大梁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5,海侧上横梁与门框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9,陆侧上横梁与门框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13,后拉杆与所大梁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18。
[001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活动载荷作用下大梁的活动载荷绝对挠度,包括:
[0018]基于移动小车重量TL、吊具系统重量LS,吊具下货物重量LL获取活动载荷,活动载荷为:TL+LS+0.5LL;
[0019]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活动载荷引起的大梁的活动载荷绝对挠度B。
[002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分别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包括:
[0021]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外拉杆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C;
[0022]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内拉杆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D;
[0023]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后拉杆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E。
[002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调节系数,并基于调节系数和单位挠度分别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包括:
[0025]设置外拉杆的调节系数为n1,设置外拉杆的调节系数为n2,设置外拉杆的调节系数为n3。
[002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调节系数,并基于调节系数和单位挠度分别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包括:
[0027]外拉杆的单位缩短量ΔL1及调节系数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为:
[0028]n1
×
C;
[0029]内拉杆的单位缩短量ΔL2及调节系数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为:
[0030]n2
×
D;
[0031]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ΔL3及调节系数引起的各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为:
[0032]n3
×
E。
[003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梁的自重绝对挠度为A,各计算点位的总挠度ΔY计算公式为:
[0034]ΔY=A+B+n1
×
C+n2
×
D+n3
×
E。
[003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特征点位1处的总挠度为ΔY1,特征点位5处的总挠度为ΔY5,特征点位9处的总挠度为ΔY9;特征点位13处的总挠度为ΔY13,特征点位18处的总挠度为ΔY18。
[003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各计算点位的总挠度绘制总挠度折线,并调整调节系数,以使特征点位的曲线斜率为0,包括:
[0037]调整调节系数,以使ΔY9、ΔY5和ΔY1相同,以及使ΔY13和ΔY18相同。
[003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特征点位处的总挠度连线斜率为0时的调节系数和单位缩短量获取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设计缩短量,包括:
[0039]外拉杆的设计缩短量为:
[0040]n1
×
ΔL1;
[0041]内拉杆的设计缩短量为:
[0042]n2
×
ΔL2;
[0043]后拉杆的设计缩短量为:
[0044]n3
×
ΔL3;
[0045]基于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的设计缩短量调节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上的联板或偏心套的长度。
[0046]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47]本申请的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通过缩短拉杆长度,使大梁产生上翘,以抵消向下的挠度,有效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和驱动载荷时的平稳性。同时,通过引入调节系数,可以使得大梁各位置的总挠度同时调节,进一步保证了大梁的平直度。
附图说明
[0048]图1为传统设计中大梁的理论位置以及实际应用中大梁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0050]图3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中岸桥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4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中大梁上计算点位的示意图;
[0052]图5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中各计算点位的总挠度折线图;
[0053]图6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中通过联板缩短各拉杆长度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7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中通过偏心套缩短各拉杆长度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8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中偏心套的主视图;
[0056]图9为本申请中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中偏心套的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岸桥,所述岸桥包括门框,设置在所述门框上的海侧上横梁和陆侧上横梁,设置在所述海侧上横梁和所述陆侧上横梁上的大梁,分别与所述大梁和所述门框上梯形架连接的外拉杆、内拉杆以及后拉杆;所述大梁上设置有多个计算点位,起始计算点位为0,所述计算点位中包括多个特征点位,所述特征点位用于表示受力集中点;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自重作用下所述大梁的自重绝对挠度;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活动载荷作用下所述大梁的活动载荷绝对挠度;分别获取所述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以及所述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所述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并同时缩短所述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以及所述后拉杆的长度;设置所述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以及所述后拉杆对应的调节系数,并基于调节系数和所述单位挠度分别获取所述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以及所述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所述计算点位的挠度反向变化量;基于所述自重绝对挠度、所述活动载荷绝对挠度和各所述计算点位的所述挠度反向变化量获取各所述计算点位的总挠度;基于各所述计算点位的总挠度绘制总挠度折线,并调整调节系数,以使所述特征点位处的总挠度连线斜率为0;基于所述特征点位处的总挠度连线斜率为0时的调节系数和所述单位缩短量获取所述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以及所述后拉杆的设计缩短量,并基于所述设计缩短量调节所述大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点位间隔排列,所述外拉杆与所述大梁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1,所述内拉杆与所大梁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5,所述海侧上横梁与所述门框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9,所述陆侧上横梁与所述门框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13,所述后拉杆与所大梁的连接处为特征点位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活动载荷作用下所述大梁的活动载荷绝对挠度,包括:基于移动小车重量TL、吊具系统重量LS,吊具下货物重量LL获取活动载荷,所述活动载荷为:TL+LS+0.5LL;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活动载荷引起的所述大梁的活动载荷绝对挠度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岸桥大梁水平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杆的单位缩短量为ΔL1、所述内拉杆的单位缩短量为ΔL2、所述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为ΔL3;分别获取所述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以及所述后拉杆的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所述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包括: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所述外拉杆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所述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C;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所述内拉杆单位缩短量引起的各所述计算点位的单位挠度D;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平曾鹏林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