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93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包括中心转动设置的主摆杆,主摆杆上安装有驱动主摆杆围绕其中心进行转动的驱动摆架,驱动摆架连接伺服舵机的输出端,伺服舵机通过驱动摆架从而带动主摆杆转动,主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拉臂连接打孔组件和栽种组件,打孔组件包括电机和钻头,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固定设置,电机的输出端向下设置且通过夹持器连接钻头,电机还连接行程开关,通过主摆杆、驱动摆架和拉臂构成平面四杆机构,实现栽种组件的上升下降、打孔组件的上升下降四个动作的连续进行,将打孔和栽种进行机械化的顺利衔接,极大程度的节省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机构的自动化程度,便于水下自动种植的进行。便于水下自动种植的进行。便于水下自动种植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珊瑚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珊瑚礁为人类提供了多种重要的服务功能。然而由于海水升温、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问题,珊瑚礁正在承受着巨大压力,全球珊瑚礁超过二分之一的珊瑚礁已经严重退化。在近三十年内,包括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的近岸珊瑚礁的珊瑚数量减少了80%,南海的珊瑚岛礁周边的珊瑚数量也在2000年后锐减了2/3以上,全球有5亿人直接依赖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生活,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框架提供最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以不足海洋0.2%的面积提供30%的海洋生物家园。
[0003]在珊瑚礁自然恢复力不足情况下,需要补充人工种植的形式,人工种植在实施操作时,需要先进行打孔,然后在进行栽植,这种连续的工作并不利于在水下开展,因而对珊瑚的人工或机械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因而,需要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包括中心转动设置的主摆杆,所述主摆杆上安装有驱动主摆杆围绕其中心进行转动的驱动摆架,所述驱动摆架连接伺服舵机的输出端,伺服舵机通过驱动摆架从而带动主摆杆转动,所述主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拉臂连接打孔组件和栽种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孔组件包括电机和钻头,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固定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向下设置且通过夹持器连接钻头,所述电机还连接行程开关。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栽种组件包括中转机构卡扣、栽种弹簧卡扣和斜面释放机构,所述栽种弹簧卡扣包括外壳、活动块、导柱和弹簧,所述活动块安装在外壳中,外壳中设有与活动块相匹配的横向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有导柱,导柱上套接有弹簧。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块的下端设有与斜面释放机构相匹配的释放斜面。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块与固定珊瑚的珊瑚钉相互配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主摆杆、驱动摆架和拉臂构成平面四杆机构,实现栽种组件的上升下降、打孔组件的上升下降四个动作的连续进行,将打孔和栽种进行机械化的顺利衔接,极大程度的节省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机构的自动化程度,便于水下自动种植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水下种植用双向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水下种植用双向摆动机构中打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水下种植用双向摆动机构中栽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水下种植用双向摆动机构中栽种弹簧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主摆杆;2、驱动摆架;3、打孔组件;31、电机安装架;32、电机;33、夹持器;34、钻头;35、行程开关;4、栽种组件;41、中转机构卡扣;42、栽种弹簧卡扣;421、弹簧;422、导柱;423、外壳;424、活动块;43、斜面释放机构;5、拉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包括中心转动设置的主摆杆1,所述主摆杆1上安装有驱动主摆杆1围绕其中心进行转动的驱动摆架2,所述驱动摆架2连接伺服舵机的输出端,伺服舵机通过驱动摆架2从而带动主摆杆1转动,所述主摆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拉臂5连接打孔组件3和栽种组件4;从而通过主摆杆1、驱动摆架2和拉臂5构成平面四杆机构,进行如下的运动:
[0020]1、钻孔组件向下移动,钻孔中栽种组件向上移动,取料中;
[0021]2、钻孔组件向上移动,钻孔完成栽种组件向下移动,取料完成;
[0022]3、钻孔组件向上移动,无影响栽种组件向下移动,栽种中;
[0023]4、钻孔组件向下移动,回中位栽种组件向上移动,完成回中位,完成单次循环。
[0024]所述打孔组件3包括电机32和钻头34,所述电机32通过电机安装架31固定设置,所述电机32的输出端向下设置且通过夹持器33连接钻头34,所述电机32还连接行程开关35;在钻孔组件向下移动时,触碰行程开关35,电机32通电,钻头31在电机32的驱动下转动完成打孔,为后续的栽种做好准备。
[0025]所述栽种组件4包括中转机构卡扣41、栽种弹簧卡扣42和斜面释放机构43,所述栽种弹簧卡扣包括外壳423、活动块424、导柱422和弹簧421,所述活动块424安装在外壳423中,外壳423中设有与活动块424相匹配的横向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有导柱422,导柱422上套接有弹簧421,导柱422将活动块424的自由度限制为只能横向移动从而达到机构的开合,所述活动块424的下端设有与斜面释放机构43相匹配的释放斜面。
[0026]在作业时,弹簧卡扣42的导向与用珊瑚钉的斜面配合,依靠向上的升力将活动块撑开,使其弹簧受到挤压,直至珊瑚钉斜面完全穿过弹簧卡扣42。而因弹簧一直受到珊瑚钉斜面挤压,当斜面结束,珊瑚钉移动到夹紧位置时,活动块在弹簧伸展力作用下并拢。在挤压珊瑚钉的同时,活动块因为珊瑚钉在存在而无法完全合并,弹簧被迫一直处于收紧状态,使得活动块一直对珊瑚钉台阶处于一种用力夹紧的状态,从而使得滑块将珊瑚钉完全的包裹住;
[0027]继续将栽种弹簧卡扣42往下移动,珊瑚钉上夹紧面与斜面中间的轴肩面紧贴栽种
弹簧卡扣42的下底面,使得珊瑚钉与弹簧卡扣42在向下方向完全贴紧,当珊瑚钉触碰地面后,力的矢量垂直向下,及反作用力垂直向上,而将活动块分离需要水平两个方向的力。而垂直向下的力不能分解为水平方向力,因此珊瑚钉向下运动,无法将活动块左右分离;
[0028]将珊瑚钉往下移动,利用锥面重合,将活动块垂直向下的力,通过锥面的形式分别向两侧倾斜45
°
。当栽种弹簧卡扣42继续向下时,垂直向下的力因转换为了45度向下的力,因弹簧卡扣42受到斜面释放机构的阻挡,所以将45度向下力分解为横向与纵向。通过分解出的纵向力强行将活动块左右分离,使栽种弹簧卡扣42与珊瑚钉实现分离,最终实现将珊瑚钉压入礁石中的孔位中,即将珊瑚幼苗固定在海底礁石上。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顶”、“底”、“内”、“外”、“上”、“下”、“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种植珊瑚用双向摆动机构,包括中心转动设置的主摆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杆(1)上安装有驱动主摆杆(1)围绕其中心进行转动的驱动摆架(2),所述驱动摆架(2)连接伺服舵机的输出端,伺服舵机通过驱动摆架(2)从而带动主摆杆(1)转动,所述主摆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拉臂(5)连接打孔组件(3)和栽种组件(4);所述打孔组件(3)包括电机(32)和钻头(34),所述电机(32)通过电机安装架(31)固定设置,所述电机(32)的输出端向下设置且通过夹持器(33)连接钻头(34),所述电机(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鸿涛彭世能刘章红王罗涛邓云川冯杰刘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