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棘海星浮浪幼虫的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44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棘海星浮浪幼虫的人工繁育方法。于长棘海星繁殖季捕捞性成熟的长棘海星亲本,暂养在过滤海水中,充气流水养殖,水体温度为2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棘海星浮浪幼虫的人工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动物培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珊瑚敌害生物长棘海星浮浪幼虫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棘海星(The crown

of

thorns starfish,COTS;Acanthaster planci)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有棘目,长棘海星属,因大规模捕食珊瑚而闻名。在自然界中,它是整个印度

太平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当种群密度较低时,它们的捕食率对活石珊瑚覆盖面积没有明显影响。然而,当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出现剧烈波动,暴发种群数量为数十万至数百万时,会使活石珊瑚覆盖面积显著减少,导致珊瑚礁整体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长棘海星的暴发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经历长棘海星暴发事件的珊瑚需要10

20年时间才能恢复。
[0003]目前,我国对于长棘海星暴发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成体的人工捕捞,该法存在效率低、风险大、成本高,而且这种后期的控制方法极为被动,因此建立长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棘海星浮浪幼虫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于长棘海星繁殖季捕捞性成熟的长棘海星亲本,暂养在过滤海水中,充气流水养殖,水体温度为29
±
0.5℃,盐度为33~34ppt,pH为8.0~8.1,然后使用催产素分别对父本和母本进行体内注射催产,按精卵1:10

1:1000的比例进行体外受精,对受精卵进行培育,当幼虫发育为具有完整消化道的原肠期后,投喂饵料藻类,并换水,原肠期幼虫经羽腕早期发育成羽腕后期幼虫时,增加饵料藻的投喂,直至全部幼虫发育为短腕后期幼虫,长棘海星幼虫的水体培养条件均为:温度29~30℃,盐度33~34ppt和pH8.0~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海水是用孔径0.5μm过滤器过滤的海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暂养和长棘海星幼体的水体培养条件的光照强度是200Lux。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喂饵料藻类,并换水是每天投喂一次饵料藻类,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偿张颖胡建兴杨栎潼陈慧真高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