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备系统,属于纺粘无纺布生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疗与卫生用纺粘无纺布一般使用熔融指数为35
‑
45 g/10min的纺粘PP料进行纺粘无纺布的生产,其强度、硬挺度能满足绝大多数医疗产品的要求。其中,涉及的工艺主要包括:原料进入挤出机后,经190
‑
250℃的外部加热和螺杆与机筒的互相剪切下,物料几乎全塑化完毕后,被定量、定压挤出;经过模头成型,成为熔融状的丝条进入冷风中;经冷风冷却后,丝条再在铺网机上随机交叉叠合在一起,此时,叠合在一起的丝条在三维空间中随机分布,比较蓬松,经陶瓷辊压实后,经过轧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压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结合紧密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无纺布整体。
[0003]但对于有特殊拉力要求的医疗防护产品,或为了生产高硬挺度纺粘无纺布(轧辊热熔比10
‑
18),由于已有生产设备的限制,增加了技术难度和成本的投入。现有技术CN211074984U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挤出机(1)、喷丝板(2)、成网机(3)、热轧机(4)、上液机(5)、烘干机(6)和卷绕机(7),所述螺杆挤出机(1)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缓冲斗(8),进料缓冲斗(8)的工位前侧设置有称重混料仓(9);螺杆挤出机(1)上设置有回料螺杆机构(10),喷丝板(2)设置在螺杆挤出机(1)的工位后侧,螺杆挤出机(1)通过出料管(11)与喷丝板(2)连接,出料管(11)上设置有换网器(12);喷丝板(2)出料口与成网机(3)之间设置有牵伸风道(13);热轧机(4)设置在成网机(3)的工位后侧,上液机(5)设置在热轧机(4)的工位后侧,烘干机(6)设置在上液机(5)的工位后侧,卷绕机(7)设置在烘干机(6)的工位后侧;称重混料仓(9)、进料缓冲斗(8)、螺杆挤出机(1)、喷丝板(2)、成网机(3)、热轧机(4)、上液机(5)、烘干机(6)和卷绕机(7)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奇,张志刚,雷生兰,黄盛国,包尕军,付笛,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