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灰机至熔铸炉的铝水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铝制金属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炒灰机至熔铸炉的铝水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熔铸铝水时会产生铝渣,产生的铝渣需要经由炒灰机加工,利用铝水转运装置接下炒灰机中的回收铝水,由叉车调运并倒入至熔铸炉中。
[0003]传统的铝水转运,是等待铝水冷却后,将铝锭在投入熔铸炉内,这种方式使得铝锭需要二次融化,极大了浪费了熔铸炉的燃料。
[0004]目前的铝水转运,采用和叉车相配合使用的铝水转运装置,铝水转运装置采用的是底部带有铰接结构的翻转料斗,这样的料斗其重心往往不稳。由于叉车叉起铝水转运装置在调运过程中,叉车会左右转弯和前进,由于惯性的作用,料斗内的铝水会左右晃动和向后晃动,导致料斗翻转。由于铝水的温度很高,溢出后有可能会溅落到工作人员身上造成人身伤害。即便是溅落到地上,也增加了后期再起打扫收集的麻烦。而且,向熔铸炉中倒入铝水时,料斗翻转时,会重重的砸向熔铸炉的进料口,对熔铸炉炉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0005]为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料斗容易翻转、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灰机至熔铸炉的铝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料斗本体(1),料斗本体(1)的左侧壁(101)、右侧壁(102)和后侧壁(103)上水平设置有多条阻流条组件(2),料斗本体(1)的后部设置有叉运组件(3);料斗本体(1)的出料壁(104)上设置有多条导流槽(4);料斗本体(1)的出料壁(104)的最前端设置有呈向下弯曲状的卡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灰机至熔铸炉的铝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包括有左侧壁(101)、右侧壁(102)、后侧壁(103)和出料壁(104),底板(105)分别与左侧壁(101)、右侧壁(102)、后侧壁(103)和出料壁(104)的底部焊接连接呈腔体式结构;所述左侧壁(101)、右侧壁(102)、后侧壁(103)、出料壁(104)和底板(105)均采用钢制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灰机至熔铸炉的铝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条组件(2)包括有位于左侧壁(101)和右侧壁(102)上的直面阻流条(21),以及位于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宝海,曾潇,杨峰,韩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临朐共享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