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761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中心直浇道及内浇口的位置,在内浇口边缘随型设置冒口颈,冒口包容浇口并高于浇口;确定各浇注系统截面积;金属液从浇口杯顶端注入,完成充型浇注;金属液凝固成型,经砂铁分离,清理、抛磨后,即得到铸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传统工艺浇注系统的直浇道、横浇道、多点内浇道、边缘和中心多点冒口去掉,只保留中心直浇道与内浇口,浇注时铁水在冒口和浇口结合处融为一体,由于冒口高度高于浇口,在冒口处利用铁水的高温,加大铸型补缩能力。此种工艺方法不仅简化了浇注工艺,而且解决了传统铸造工艺易出现的“多处孤立环状热节、厚大部位缩孔、缩松”的缺陷问题,大幅提升了工艺出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回转件是各类风电、大型农业装备机械、载重汽车、电梯传动等机械装备传动轴(输出)的承载部件,支承并包容各种传动零件,如齿轮、轴、轴承等,使它们能够保持正常的运动关系和运动精度,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各种载荷,是各种装备的重要关键部件,起到架构支撑的作用,因此其材质材料、内在质量对其使用性能至关重要。该类产品为厚大回转体形状,因轮辋和轮毂部位厚,轮辐部位薄,难以形成有效的补缩通道,为克服这种“壁厚不均匀、多处环状孤立热节”的工艺难点,采用传统的铸造工艺必须对其热节及壁厚位置进行加冒口补缩处理,而且传统铸造工艺的浇注系统设计复杂,包含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多点冒口等,浇注时冒口末端铁水温度最低,要想得到理想的补缩效果就必须加大冒口的体积,传统设计影响了该类产品的工艺出品率,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传统铸造工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铸件的砂型(3)、砂芯、芯头、浇注系统;其中所述浇注系统设置中心直浇道(1)与内浇口;在内浇口边缘随形设置冒口颈(2),冒口包容浇口并高于浇口,形成浇注通道并起到补缩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浇注系统的直浇道、横浇道、多点内浇道、边缘和中心多点冒口去掉,只保留中心直浇道与内浇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件浇冒口融合铸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浇注结构的砂芯采用将回转件的回转轴垂直放置,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超
申请(专利权)人:优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