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555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所述罐体内包依次设置的一级分离器组件、二级分离器组件和三级分离器组件,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与二级分离器组件相连通,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与三级分离器组件相连通;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包括液体存储空间、与气液进料口相连通的进料预分离器、设置在罐体内的多级旋风分离器;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包括聚结丝网以及固定在聚结丝网左侧或右侧的双夹层叶片分离器;所述三级分离器组件包括多层滤芯以及与多层滤芯通过管道相连通的上部排液口,该结构不仅可以将气液分离器的整体尺寸缩小30%以上,而且可以分离0.3微米以上尺寸的液滴,经分离后的气体中,液体夹带率可以控制在20ppm以下,大幅提高分离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器
,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上气液分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重力沉降或简单气液分离内件实现。重力沉降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从而导致分离器罐体尺寸巨大,罐体制作成本高、安装难度大、占地面积大,且分离效果相对较差,一般只能分离100微米以上尺寸的液滴。采用简单气液分离内件,如丝网分离器,可以适当降低罐体尺寸,但是也只能分离15~30微米以上尺寸的液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裙座、与裙座固定连接的罐体、与罐体可拆卸连接的快开盲板;所述罐体内包依次设置的一级分离器组件、二级分离器组件和三级分离器组件,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与二级分离器组件相连通,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与三级分离器组件相连通;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包括液体存储空间、与气液进料口相连通的进料预分离器、设置在罐体内的多级旋风分离器;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包括聚结丝网以及固定在聚结丝网左侧或右侧的双夹层叶片分离器;所述三级分离器组件包括多层滤芯以及与多层滤芯通过管道相连通的上部排液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部设有气体出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设有与液体存储空间相连通的底部排液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预分离器为高效切向挡板式。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双夹层叶片分离器由数层金属薄板经多次折叠后组合在一起构成,其薄板之间距离范围为10mm

3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和二级分离器组件通过多级旋风分离器相连通,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和三级分离器组件通过双夹层叶片分离器相连通。
[0010]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多级分离器的设置,不仅可以将气液分离器的整体尺寸缩小30%以上,而且可以分离0.3微米以上尺寸的液滴,经分离后的气体中,液体夹带率可以控制在20ppm以下,大幅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裙座100、与裙座100固定连接的罐体200、与罐体200可拆卸连接的快开盲板300;所述罐体200内包依次设置的一级分离器组件400、二级分离器组件500和三级分离器组件600,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400与二级分离器组件500相连通,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500与三级分离器组件600相连通;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400包括液体存储空间401、与气液进料口700相连通的进料预分离器402、设置在罐体200内的多级旋风分离器403;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500包括聚结丝网501以及固定在聚结丝网501左侧或右侧的双夹层叶片分离器502;所述三级分离器组件600包括多层滤芯601以及与多层滤芯601通过管道相连通的上部排液口602;
[0015]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400与二级分离器组件500通过多级旋风分离器403相连通,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500与三级分离器组件600通过双夹层叶片分离器502相连通。
[0016]所述罐体200上部设有气体出口800,所述罐体200底部设有与液体存储空间401相连通的底部排液口404。
[0017]需要说明的是,气液两相从气液进料口700经过进料预分离器402,进入罐体200内的一级分离器组件400内,对气体中较大液滴(30~80微米以上)进行分离,同时让气体在罐体内部分布更均匀,经过进料预分离器402后,气体进入多级旋风分离器403,对气体中8~30微米的液滴进行分离;
[0018]气体经过多级旋风分离器403后,进入二级分离器组件500内,首先穿过双夹层叶片分离器502前的聚结丝网501,小液滴(0.3~8微米)将被丝网聚结为大液滴,之后再穿过双夹层叶片分离器502的双夹层叶片过程中,液滴被脱除。在此过程中,气体为水平穿过双夹层叶片,液体为垂直向下流动,气、液两成90
°
流动,可以将液体去除;
[0019]气体经过双夹层叶片分离器502后,进入三级分离器组件600中,此时气体仅夹带微量液体,在穿过多层滤芯601后,0.1~0.3微米的液滴被进一步脱除,并经过上部排液口602排出,干净的气体自气体出口800排出。
[0020]所述进料预分离器402为高效切向挡板式,该切向挡板与气液分离器内壁具有特定夹角,可以分离气液,所述双夹层叶片分离器502由数层金属薄板经多次折叠后组合在一起构成,其薄板之间距离范围为10mm

30mm。
[002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罐体200上部的快开盲板300,可以实现多层滤芯601的更换及检修。
[0022]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裙座(100)、与裙座(100)固定连接的罐体(200)、与罐体(200)可拆卸连接的快开盲板(300);所述罐体(200)内包依次设置的一级分离器组件(400)、二级分离器组件(500)和三级分离器组件(600),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400)与二级分离器组件(500)相连通,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500)与三级分离器组件(600)相连通;所述一级分离器组件(400)包括液体存储空间(401)、与气液进料口(700)相连通的进料预分离器(402)、设置在罐体(200)内的多级旋风分离器(403);所述二级分离器组件(500)包括聚结丝网(501)以及固定在聚结丝网(501)左侧或右侧的双夹层叶片分离器(502);所述三级分离器组件(600)包括多层滤芯(601)以及与多层滤芯(601)通过管道相连通的上部排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漪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