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51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通过防窥帘的散开以遮蔽钢化玻璃片,使得室内具有较好的私密性,另一方面,防窥帘的折叠片的面向室外的一侧包覆的防辐射膜能隔断阳光的辐射,具有保温和隔热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防窥帘的透光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在需要保持室内私密时,可以开启防窥帘,在需要透光的时候,收束防窥帘,也不影响室内采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中空玻璃的私密性较差的问题。璃的私密性较差的问题。璃的私密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

技术介绍

[0002]中空玻璃是将多片玻璃间隔且平行地粘合在一起,在两片玻璃间形成一个密封腔。密封腔中填充有接近外部气压的干燥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目前中空玻璃一般采用透明玻璃制备,在私密性方面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以解决现有的中空玻璃的私密性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包括:
[0005]支承框,所述支承框具有相对的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
[0006]两钢化玻璃片,两所述钢化玻璃片分别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一框口和所述第二框口中,两所述钢化玻璃片之间形成密封空腔;
[0007]防窥帘,包括多片折叠片,所述折叠片具有相对的一上侧和一下侧,多片所述折叠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折叠片的上侧可翻转地安装于上层的折叠片的下侧,相邻两片所述折叠片呈一预设角度设置,最上层的折叠片的上侧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框的顶部内壁;
[0008]收束结构,包括磁性附壁板和多个电磁件,所述磁性附壁板安装于所述顶部内壁,每一片所述折叠片安装有所述电磁件,在所述电磁件通电产生磁性后,多片所述折叠片上的所述电磁件吸附于在一起,最上层的所述折叠片上的电磁件磁性吸附于所述磁性附壁板,使得多片所述折叠片折叠收束在一起以吊设于所述顶部内壁;
[0009]防辐射膜,所述折叠片的面向室外的一侧面包覆有所述防辐射膜。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框的相对的两侧部内壁形成有导向槽,所述折叠片的相对两端形成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导向槽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辐射膜为反光膜。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片的上侧通过铰接轴可翻转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折叠片的下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片的上侧透明丝线拉结于下层的所述折叠片的下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通过防窥帘的散开以遮蔽钢化玻璃片,使得室内具有较好的私密性,另一方面,防窥帘的折叠片的面向室外的一侧包覆的防辐射膜能隔断阳光的辐射,具有保温和隔热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防窥帘的透光性。本技术的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在需要保持室内私密时,可以开启防窥帘,在需要透光的时候,收束防窥帘,也不影响室内采光。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片的收束状态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的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位板伸出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2]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包括:支承框1、两钢化玻璃片2、防窥帘、收束结构、防辐射膜。
[0023]具体的,支承框1具有相对的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框呈长方体形。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承框包括上框板、下框板和两侧框板。上框板设置于下框板的上方。上框板的两端与下框板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侧框板。
[0025]两片钢化玻璃片2分别密封安装于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中。两片钢化玻璃片2之间形成密封空腔10。具体的,两片钢化玻璃片与支承框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密封空腔。
[0026]在本实施例中了,为了提高密封空腔的密封性,钢化玻璃片与支承框的内壁之间粘接有密封胶。
[0027]防窥帘包括多片折叠片31和铰接轴32。
[0028]参阅图1所示状态,每一片折叠片31具有相对的一上侧和一下侧。多片折叠片31沿竖直方向设置,即多片折叠片沿侧框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片折叠片呈波浪形设置。具体的,折叠片31的上侧可翻转地安装于上层的折叠片31的下侧。上下相邻的两片折叠片31呈一预设角度设置。最上层的折叠片31的上侧可翻转地安装于支承框1的顶部内壁。
[0029]在本实施例中,折叠片采用塑料等轻质板材制备。折叠片具有一定的塑性或弹性。折叠片31的面向室外的一侧面包覆有防辐射膜。具体的,防辐射膜为反光膜。
[0030]收束结构包括磁性附壁板41和多个电磁件42。磁性附壁板安装于顶部内壁。每一片折叠片31安装有电磁件。具体的,折叠片开设有容置通孔。电磁件安装于容置通孔中。电磁件产生磁性后,电磁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容置通孔的两端口,且电磁件的两端的磁极相反。
[0031]在电磁件通电产生磁性后,多片折叠片31上的电磁件吸附于在一起,最上层的折叠片31上的电磁件磁性吸附于磁性附壁板,使得多片折叠片31折叠收束在一起以吊设于顶部内壁。
[0032]支承框1的相对的两侧部内壁形成有导向槽100。其中,导向槽形成于侧框板的内
侧。两侧框板的相对侧分别形成有导向槽。折叠片31的相对两端形成有固定轴311。固定轴可活动地插设于导向槽100中。导向槽的宽度大于固定轴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当下层的折叠片被上层的折叠片上的电磁件吸附时,下层的折叠片向上翻转,此时,固定轴在导向槽中的运动路线呈弧形而非直线。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导向槽100的槽底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安装有用于锁定固定轴的限位板5。
[0034]参阅图3和图4所示,限位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限位板的第一端面向安装孔的孔底,限位板的第二端背向安装孔的孔底设置。支承框的外侧形成有滑槽。滑槽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滑槽中安装有驱动磁条。限位板的第一端安装有磁片。当滑动滑槽中的驱动齿条,使得如图4所示状态,即驱动磁条的磁极与限位板的磁片的磁极相同,产生斥力,进而使得限位板伸至导向槽中。若此时,防窥帘呈收束状态,则伸至导向槽中的限位板的第二端支撑于防窥帘的折叠片上的固定轴,使得防窥帘被锁定为收束状态。
[0035]当需要打开防窥帘时,反向滑动驱动磁条,使得驱动磁条的另一磁极与限位板的磁片产生吸力,使得限位板的第二端退回安装孔中,进而防窥帘的折叠片在自重下向下散开以遮蔽钢化玻璃片。
[0036]继续参阅图1和图2,折叠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中空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框,所述支承框具有相对的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两钢化玻璃片,两所述钢化玻璃片分别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一框口和所述第二框口中,两所述钢化玻璃片之间形成密封空腔;防窥帘,包括多片折叠片,所述折叠片具有相对的一上侧和一下侧,多片所述折叠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折叠片的上侧可翻转地安装于上层的折叠片的下侧,相邻两片所述折叠片呈一预设角度设置,最上层的折叠片的上侧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框的顶部内壁;收束结构,包括磁性附壁板和多个电磁件,所述磁性附壁板安装于所述顶部内壁,每一片所述折叠片安装有所述电磁件,在所述电磁件通电产生磁性后,多片所述折叠片上的所述电磁件吸附于在一起,最上层的所述折叠片上的电磁件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孝顺林青松陈胜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耀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