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44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包括第一送热管道、遮盖机构以及天然气锅炉;天然气锅炉设置在烘干房左端,第一送热管道左端与天然气锅炉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送热管道设置在烘干房内,烘干房地面纵向开设有沟渠,第一送热管道尾端设置在沟渠内,遮盖机构设置在沟渠顶端;烘干房中部设置有第二送热管道,第二送热管道与天然气锅炉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干燥房内木材分批大量堆叠,堆叠的木材阻挡室内通风,气体不均匀流动使得干燥房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内温度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


[0001]本技术涉及木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

技术介绍

[0002]木材加工行业,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木材加工成材发展出了众多的再加工产品,如建筑构件、家具、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0003]木材加工过程中,原木材料被切削成片或板;初始加工后的木材含有大量水分,需要进行干燥作业;木材大批量的干燥一般使用内容积较大的干燥房,锅炉为干燥房供给高温蒸汽,高温蒸汽通过干燥房对木材进行干燥;干燥房内为了防止冷凝水产生,让木材适应烘干环境,干燥房内需要均匀升温;但是干燥房内木材分批大量堆叠,堆叠的木材阻挡室内通风,气体不均匀流动使得干燥房内温度不均,干燥房内堆叠的中下部木材中易产生表面裂纹或内部裂纹,顶部的板材因风速过大则以产生端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其解决了干燥房内木材分批大量堆叠,堆叠的木材阻挡室内通风,气体不均匀流动使得干燥房内温度不均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包括第一送热管道、遮盖机构以及天然气锅炉;天然气锅炉设置在烘干房左端,第一送热管道左端与天然气锅炉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送热管道设置在烘干房内,烘干房地面纵向开设有沟渠,第一送热管道尾端设置在沟渠内,遮盖机构设置在沟渠顶端;烘干房中部设置有第二送热管道,第二送热管道与天然气锅炉顶部固定连接。
[0006]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天然气锅炉通过第一送热管道以及第二送热管道为烘干房供给高温蒸汽,第一送热管道将高温蒸汽输送到烘干房中部,即在烘干房内堆叠的木材中间,配合烘干房中部的第二送热管内的高温蒸汽以烘干木材。
[000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送热管道的高温蒸汽不受烘干房内左侧堆叠木材的影响,第一送热管道将高温蒸汽输送到烘干房中部,高温蒸汽均匀的分布在烘干房内,高温蒸汽在室内均匀流动,使得烘干房内堆叠的木材升温均匀;解决了了干燥房内木材分批大量堆叠,堆叠的木材阻挡室内通风,气体不均匀流动使得干燥房内温度不均的问题。
[0008]优选的,遮盖机构包括集尘壳、顶盖以及过滤网;沟渠截面呈L状,L状沟渠倒置;集尘壳固定连接在沟渠右侧顶部,顶盖设置在沟渠顶端;过滤网设置在顶盖右侧,过滤网正对集尘壳。
[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高温蒸汽从第一送热管道弯曲穿过滤网与集尘
壳之间的缝隙,从过滤网进入烘干房内;第一送热管道内的高温蒸汽通过弯曲路径进入烘干房内,避免第一送热管道内累积灰尘。
[0010]优选的,还包括多节圆管;圆管依次设置在烘干房地面内,圆管与沟渠连通,第一送热管道设置在圆管内。
[0011]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圆管提供第一送热管道的安装空间;第一送热管道设置在圆管内,第一送热管道即设置在地面下方,烘干房内地面平整。
[0012]优选的,第一送热管道包括直管、弯头,直管设置在圆管内,弯头与直管为可拆卸连接,弯头设置在沟渠左侧,弯头顶端设置有防尘网;直管、弯头外侧均包裹有保温棉,弯头顶部、底部的沟渠内填充有隔热棉。
[001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弯头顶端设置有防尘网,避免大颗粒尘埃进入弯头;直管、弯头外侧均包裹有保温棉,保持第一送热管道内高温蒸汽的温度;弯头顶部、底部的沟渠内填充有隔热棉,填充后高温蒸汽在沟渠内无聚集空间,减少热量浪费。
[0014]优选的,顶盖右侧为栅格,顶盖左侧为平板;弯头顶端与平板间隔布置,过滤网固定连接在栅格底端,栅格正对集尘壳,集尘壳与栅格间隔布置;集尘壳呈长条状,其截面呈U形。
[001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弯头顶端与平板间隔布置,集尘壳与栅格间隔布置,即形成第一送热管道内高温蒸汽的弯曲通道;过滤网过滤大颗粒杂物,灰尘穿过过滤网进入集尘壳内,弯头蒸汽出口不与栅格相对,通过栅格进入到弯头的灰尘较少。
[0016]优选的,沟渠内设置多条第一送热管道,多条第一送热管道在沟渠内前后间隔布置,相邻第一送热管道之间的沟渠内填充有隔热棉。
[001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沟渠内设置多条第一送热管道,增加了高温蒸汽输送量,将高温蒸汽均匀的输送到烘干房;相邻第一送热管道之间的沟渠内填充有隔热棉,高温蒸汽在沟渠内无聚集空间,减少热量浪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图2中B

B面局部剖视图。
[0021]上述附图中:烘干房1、天然气锅炉2、圆管3、沟渠4、直管5、第二送热管道6、保温棉7、弯头8、隔热棉9、集尘壳10、顶盖11、平板1101、栅格1102、过滤网12、防尘网13、木材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3所示,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包括第一送热管道、遮盖机构、多节圆管3以及天然气锅炉2;圆管3为钢筋混凝土圆管3;天然气锅炉2设置在烘干房1左端,第一送热管道左端与天然气锅炉2底部法兰连接;圆管3依次设置在烘干房1地面内,圆管3与沟渠4连通,第一送热管道设置在圆管3内;烘干房1地面纵向开设有沟渠4,第一送热管道尾端设置在沟渠4内,遮盖机构设置在沟渠4顶端;沟渠4内设置多条第一送热管道,多条第一送热管
道在沟渠4内前后间隔布置,相邻第一送热管道之间的沟渠4内填充有隔热棉9;烘干房1中部设置有第二送热管道6,第二送热管道6与天然气锅炉2顶部法兰连接;
[0025]第一送热管道包括直管5、弯头8,弯头8为90
°
弯头8;直管5设置在圆管3内,弯头8与直管5为可拆卸连接,弯头8设置在沟渠4左侧,弯头8顶端设置有防尘网13;直管5、弯头8外侧均包裹有保温棉7,弯头8顶部、底部的沟渠4内填充有隔热棉9;保温棉7、隔热棉9为硅酸铝陶瓷纤维保温材料;遮盖机构包括集尘壳10、顶盖11以及过滤网12;沟渠4截面呈L状,L状沟渠4倒置;集尘壳10固定连接在沟渠4右侧顶部,顶盖11设置在沟渠4顶端;顶盖11右侧为栅格1102,顶盖11左侧为平板1101;弯头8顶端与平板1101间隔布置,过滤网12固定连接在栅格1102底端,栅格1102正对集尘壳10,集尘壳10与栅格1102间隔布置;集尘壳10呈长条状,其截面呈U形。
[0026]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天然气锅炉2通过第一送热管道以及第二送热管道6为烘干房1供给高温蒸汽,第一送热管道将高温蒸汽输送到烘干房1中部,即在烘干房1内堆叠的木材14中间,配合烘干房1中部的第二送热管内的高温蒸汽以烘干木材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送热管道、遮盖机构以及天然气锅炉;天然气锅炉设置在烘干房左端,第一送热管道左端与天然气锅炉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送热管道设置在烘干房内,烘干房地面纵向开设有沟渠,第一送热管道尾端设置在沟渠内,遮盖机构设置在沟渠顶端;烘干房中部设置有第二送热管道,第二送热管道与天然气锅炉顶部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遮盖机构包括集尘壳、顶盖以及过滤网;沟渠截面呈L状,L状沟渠倒置;集尘壳固定连接在沟渠右侧顶部,顶盖设置在沟渠顶端;过滤网设置在顶盖右侧,过滤网正对集尘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均衡升温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节圆管;圆管依次设置在烘干房地面内,圆管与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华杜鹃杜亚林朱斌
申请(专利权)人:当阳市亚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