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欣渡专利>正文

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741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及制备方法,由机械油、油酸、烯基丁二酸、硼酸、醇胺、表面活性剂、硫代磷酸酯等反应物,加入亚硝酸钠、苯甲酸钠水溶液制成。其稀释液在工厂实际使用一年不变质,一份顶几份用,节省换液工时;防锈时间超过192小时;PB值≥76kg,用于拉削可减小阻力1/3,工耗降低20%,用于磨曲轴,7~8丝不烧轴,磨具消耗少。省工、节能、省料,适于高速加工。废液排放很少,符合环保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切削加工
,特别是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之前的水基切削液分乳化型和合成型两大类。乳化型含油较多,有良好润滑性,但易变质,使用寿命短,对机床污染大;合成型不含油,有良好冷却和清洗性,但润滑性差,易引起机床导轨及滑动面移动困难(俗称“后期卡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切削液含油量少,不易变质,使用寿命长,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有良好的冷却和清洗性。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其组分具有如表1的重量百分比(以下百分数均表示重量百分比)表1 一种上述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有如下制备反应步骤1.取机械油、油酸加热到80~90℃,加烯基丁二酸,表面活性剂,搅拌1小时。2.升温到90~100℃,边搅拌边加硼酸和混合醇胺,搅拌20分钟。3.加硫代磷酸酯,搅拌20分钟,降温到50℃,加消泡剂并搅匀。4.将以上混合物缓缓的倒入到溶有亚硝酸钠、苯甲酸钠的50℃热水中,边倒边搅拌,使之乳化成本品浓缩液;使用时,用自来水冲配成半透明溶液。实验数据见表2表2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GB6144~85第IV类及SY1374~77有关指标,属“多数型”切削液,适用于多种金属(铁、铜、铝)的切削、磨削等加工,同时也适用于极压切削或精密切削加工。2.单片防锈时间超过标准达>192小时不锈。工厂反映夏天加工件放置10天不锈,可省去工序间防锈处理。3.抗菌性极好,浓缩液可存放2年不变质,稀释液在工厂实际使用一年不臭(使用中有消耗要适当补充)。4.冷却、极压、润滑、清洗、消泡等综合性能优良,PB值≥76公斤,可用自来水配制工作液。5.由于寿命长,一份顶几份用,还节省换液工时。用于拉削可使阻力减小1/3,工耗降低20%,用于磨曲轴,7~8丝不烧轴,磨具消耗明显减少。省工、节能、省料,适于高速加工,节省刀具。6.配方中不含氯化物和酚类有毒物,废液排放很少,符合环保要求,无特殊气味,不影响操作工人健康。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配方见表3。表3 实施例制备方法按前述制备反应步骤,依表3序号顺序加料,其中7、8、9、10系单独混合加热到100℃,搅拌10分钟后再加入。所配成的浓缩液用自来水稀释成5%工作液,其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表权利要求1.一种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组分具有如下重量百分比机械油5.0~10.0%,烯基丁二酸0.2~1.0%,油酸5.0~15.0%,表面活性剂8.0~24.0%,硼酸0.3~2.0%,混合醇胺2.0~7.0%,硫代磷酸酯3.0~6.0%,消泡剂0.1~1.0%,亚硝酸钠1.0~4.5%,苯甲酸钠0.01~0.1%,水29.40~75.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油是7~13号机械油或是它们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单独的聚乙二醇、Oπ或T80,或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聚乙二醇分子量是400或800;所述的Oπ系列是Oπ10~Oπ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混合醇胺是单独的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二乙烯三胺,或是它们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硫代磷酸酯是硫代磷酸锌盐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锈抗菌水基的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消泡剂是甲基硅油或是无规聚丙烯。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制备反应步骤一边搅拌,一边加热机械油、油酸到80~90℃,加烯基丁二酸搅拌1小时;升温到90~100℃,边搅拌边加入硼酸和混合醇胺搅拌20分钟;加硫代磷酸酯搅拌20分钟,降温到50℃,加消泡剂搅匀后,将上述混合物缓缓倒入到溶有亚硝酸钠、苯甲酸钠的50℃热水中,边倒边搅拌使之乳化成本品浓缩液。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醇胺和硼酸同时加入,或先与硼酸混合加热后再加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及制备方法,由机械油、油酸、烯基丁二酸、硼酸、醇胺、表面活性剂、硫代磷酸酯等反应物,加入亚硝酸钠、苯甲酸钠水溶液制成。其稀释液在工厂实际使用一年不变质,一份顶几份用,节省换液工时;防锈时间超过192小时;PB值≥76kg,用于拉削可减小阻力1/3,工耗降低20%,用于磨曲轴,7~8丝不烧轴,磨具消耗少。省工、节能、省料,适于高速加工。废液排放很少,符合环保要求。文档编号C10M173/00GK1321734SQ0010617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徐欣渡, 陆敬荣, 艾国钧 申请人:徐欣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锈抗菌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组分具有如下重量百分比:机械油5.0~10.0%,烯基丁二酸0.2~1.0%,油酸5.0~15.0%,表面活性剂8.0~24.0%,硼酸0.3~2.0%,混合醇胺2.0~7.0%,硫代磷酸酯3.0~6. 0%,消泡剂0.1~1.0%,亚硝酸钠1.0~4.5%,苯甲酸钠0.01~0.1%,水29.40~75.3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欣渡陆敬荣艾国钧
申请(专利权)人:徐欣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