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唑吡坦的口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26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唑吡坦的口溶膜,所述口溶膜由药物活性成分、成膜剂、增塑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材料如矫味剂、溶剂制成,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和H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唑吡坦的口溶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唑吡坦的口溶膜。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活性成分可选用但不限制于下述药物,如中枢神经以及外周神经类药物。本专利技术实例中使用的药物活性成分为酒石酸唑吡坦。
[0003]酒石酸唑吡坦是γ

氨基丁酸

A

苯二氮受体激动剂,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的ω1苯二氮受体亚型,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和轻微的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服药后30分钟起效,其在血中的半衰期约为2.5小时。能显著缩短入睡时间,同时能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次晨无明显后遗作用。极少产生“宿睡”现象,也不影响次晨的精神活动和动作的机敏度。久服无成瘾性,停药后很少产生反跳性失眠,重复应用极少积聚,使用较为安全。上市后得到广泛认同,已成为治疗失眠症的标准药物。
[0004]酒石酸唑吡坦在水中难溶,易溶于0.1mol/L盐酸溶液。为了增加唑吡坦的溶解度,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口腔速溶膜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2210996248.2申请日:2022.08.19公开号:CN115252587A公开日:2022.11.01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速溶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口腔速溶膜,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其中,所述药物活性成分为任何一种可用于口溶膜剂的药物API,优选如:他达拉非,酒石酸唑吡坦。其中,所述成膜剂选自:聚环氧乙烷,葡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其中,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

15羟基硬脂酸酯(HS

15),植物来源的可溶性多糖。其中,处方选用聚乙二醇

15羟基硬脂酸酯(HS

15)和一种植物来源的可溶性多糖的组合,或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一种植物来源的可溶性多糖的组合,两者比例为1:1

1:100(w/w)。其中,所述其他成分包括水,无水乙醇。该专利存在如下缺点:1)该专利所述口溶膜的溶解时间需要20多分钟,较长的溶解时间不满足口溶膜需要10多秒内速溶的特性。2)该专利所述口溶膜厚度过大,膜表面粗糙而影响含量均匀度;3)该口溶膜的耐折度较差,对后期贮存运输使用不利。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HS

15的组合作为表面活性剂,成膜材料以羟丙甲纤维素E5和羟丙甲纤维素E15为主要膜材可以克服上述缺陷。
[0005]为了增加唑吡坦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通常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增溶剂,但是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刺激黏膜造成损伤。
[0006]HS

15是一种新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室温下外观为淡黄白的糊剂。12

羟基族中的一小部分能被聚乙二醇醚化。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如果贮存在25
°
C,能保证24个月的稳定性。HS 15符合现代高效增溶剂的标准,与传统增溶剂(如吐温80)相比,具有增溶能力强、低毒性、耐高温蒸汽灭菌等特性。其低毒性具体表现在1)低溶血作用:溶血作用较吐温80低10倍;2)低组胺释放:血清组胺水平较吐温80低30倍,临床前无需使用抗组胺剂和类皮质激素药物进行过敏预处理;3)高的生理耐受性:高浓度时仍能保证溶液的低粘度,30%时仍达到无痛给药。如今公开的口溶膜剂专利中未见有使用HS

15作为其处方成分。
[0007]药剂学研究中发现HS

15对鼻黏膜刺激性较小,与生理盐水相比,鼻黏膜上皮厚度及刺激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纤毛毒性和刺激性小。且性质稳定,增溶效果好。
[0008]中国专利CN104739809A公开了一种能提供高载药量的水不溶性药物的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较高分子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为成膜材料,载药量可达50~80%,但膜溶化较慢,较已上市的片剂相比溶出慢。
[0009]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酒石酸唑吡坦品种有片剂(规格5mg和10mg)、口服缓释片(规格6.25mg和12.5mg)和口崩片(规格5mg和10mg)。文献中有关于舌下片、口腔喷雾剂和缓释微粒剂的报道。国内上市的品种有片剂(规格5mg和10mg)和分散片(规格10mg);申报临床的品种有胶囊、颗粒、缓释片、口崩片和口溶片等;另外有关于唑吡坦鼻腔给药和控释剂型的专利。
[0010]对于失眠患者而言,总希望服药后立即入睡;而且据报道,酒石酸唑吡坦片剂肝的首过效应为3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石酸唑吡坦药效的发挥,因而急需一种快速起效、避免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
[0011]本专利技术提到的药物活性成分包括但不限于中枢神经以及外周神经类药物,一般这些药物都需要很快起效,而口腔黏膜吸收可以避免肝脏及消化道的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且吸收快速,使得药物发挥作用时间大大缩短,因此这类药物制备成口溶膜剂会大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显著缩短起效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唑吡坦的口溶膜,所述口溶膜由药物活性成分、成膜剂、增塑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材料如矫味剂、溶剂制成,其中,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成膜剂选自普鲁兰多糖、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PVA)、明胶、聚乙二醇(PEG)、糊精、明胶、虫胶、阿拉伯胶、卡拉胶、白芨胶、琼脂、海藻酸、玉米朊、聚乙烯胺类、聚乙烯缩醛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羟丙甲纤维素包括HPMC E5、HPMC E15、HPMC E50。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增塑剂选自甘油、聚乙二醇。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润湿剂选自硬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乙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和HS

15的组合,两者重
量比例为1:3,1:2,1:1或者2:1,3:1,优选两者重量比例为1:1。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唑吡坦口溶膜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0019]1)称取处方量的药物,粉碎过筛;
[0020]2)将增塑剂、成膜剂、药物活性成分、润湿剂及其他材料按照一定顺序混合在一起,搅拌,脱气泡;
[0021]3)除气泡完成的膜液在连续性涂布机上刮涂至背衬膜上,烘干,收卷即得。
[0022]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添加HS

15的口溶膜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3]1)称取处方量的药物,粉碎过筛;
[0024]2)将增塑剂、成膜剂、药物活性成分、润湿剂及其他材料按照一定顺序混合在一起,搅拌,脱气泡;
[0025]3)除气泡完成的膜液在连续性涂布机上刮涂至背衬膜上,烘干,收卷即得。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十二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唑吡坦的口溶膜,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其中所述唑吡坦是其单体及其盐类,选自唑吡坦、酒石酸唑吡坦、盐酸唑吡坦和硝酸唑吡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溶膜,其中,成膜材料选自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PVA)、明胶、聚乙二醇(PEG)、糊精、明胶、虫胶、阿拉伯胶、卡拉胶、白芨胶、琼脂、海藻酸、玉米朊、聚乙烯胺类、聚乙烯缩醛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溶膜,增塑剂选自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溶膜,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乙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溶膜,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20、聚山梨酯80、聚乙二醇

15羟基硬脂酸酯(HS

15)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溶膜,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和HS

15的组合,两者重量比例为1:3,1:2,1:1或者2:1,3:1。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家生姜雷王旭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泛太化工医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