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691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涉及新型设施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温室大棚(1)、吸附储能装置(2)、温湿度监测装备(17);所述吸附储能装置(2),设于所述温室大棚(1)顶部,用于储存热量;所述温湿度监测装备(17),设于所述温室大棚(1)侧壁内侧,用于监测所述温室大棚(1)内的温度和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吸附工质对的吸附解吸循环过程将余热、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储存起来,能够有效的提高低品位能源的利用率,节省资源且打破太阳能的地域限制,提升农业温室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设施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节能减排当中,低品位余热的利用和开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将重点放在低品位余热利用和开发上,这是因为其能够带来更好的效益和价值,能够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贡献力量。
[0003]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方式十分广泛,其储能利用方式主要包括显热储热、潜热储热和化学储热等。其中化学储热的储热密度有着数量级的飞跃,且无相变过冷及相分离等问题发生,同时可有效解决其能源分配的时间、空间问题,是一种可将热量高效储存并适时迅速释放,从而调节能量、解决波峰波谷问题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提高现阶段余热的利用率,促使间歇性的太阳能成为可靠能源。此外,当前多数储热系统存在着诸多弊端:效率低、耗时大、会产生大量的热损耗,系统应用时所占体积过大等。在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今天,无论从节能还是从环保角度,积极开发新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是绿色储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现代农业中,通常的用热范围是中低温热能,正好与太阳能的能量品位相对应,因此将不连续、间歇性地太阳能通过储存的方式应用于现在农业温室的供热和除湿中,将是储能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0004]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困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通过吸附工质对的吸附解吸循环过程将余热、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储存起来,能够有效的提高低品位能源的利用率,节省资源且打破太阳能的地域限制,提升农业温室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包括温室大棚、吸附储能装置、温湿度监测装备,所述吸附储能装置设于所述温室大棚顶部,用于储存热量,所述温湿度监测装备设于所述温室大棚侧壁内侧,用于监测所述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0008]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吸附储能装置的前端表面设有玻璃,所述吸附储能装置的第一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吸附储能装置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吸附储能装置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0009]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抽风扇;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排风扇。
[0010]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吸附储能装置的内部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吸附剂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0011]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吸附剂至少一部分插入在多个肋片之间。
[0012]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吸附剂选用多孔材料与吸水性无机盐复合形成的复合吸附材料。
[0013]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吸附储能装置还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进风口的开闭,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闭,所述第三阀门控制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闭。
[0014]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吸附储能装置的吸附质是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吸附储能装置的湿空气。
[0015]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温湿度监测装备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温湿度监测装备连接并传输信号。
[001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
[0017]1)本专利技术将储热单元与室内室外连通,不需额外储热反应器和换热设备,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投入和维护成本小。
[0018]2)本专利技术采用室内湿空气作为环境友好型的吸附质,具有无毒、稳定无污染以及单位能量密度高等优点。
[0019]3)本专利技术在较低的解吸温度(70~90℃)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能够有效利用余热、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储存,节省资源并且能源供应稳定可持续。
[0020]4)本专利技术无论是解吸储热还是吸附释热阶段,来流气体都是与反应物直接接触,换热充分,提高了反应的热效率。
[0021]5)本专利技术可结合太阳能集热装置或余热回收装置将该整体式储能系统结构布置于温室大棚。整个储热装置镶嵌于室内与室外连通的建筑屋顶,可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设计装置结构的尺寸和规模;对于特定的空间,还可根据当前所需热负荷量,通过装置体的个数来调控反应单元的数量,进而控制供热量。该整体式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整体结构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附储能装置立体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附储能装置俯视图;
[0026]其中,1

温室大棚、2

吸附储能装置、3

玻璃、4

进风口、5

抽风扇、6

过滤网、7

第一阀门、8

第一出风口、9

第二阀门、10

吸附剂、11

肋片、12

输气管、13

第二出风口、14

第三阀门、15

隔热层、16

透明覆盖材料、17

温湿度监测装备、21

第一侧面、22

第二侧面、
23

第三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9]参照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包括温室大棚1、吸附储能装置2、温湿度监测装备17,吸附储能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大棚(1)、吸附储能装置(2)、温湿度监测装备(17);所述吸附储能装置(2),设于所述温室大棚(1)顶部,用于储存热量;所述温湿度监测装备(17),设于所述温室大棚(1)侧壁内侧,用于监测所述温室大棚(1)内的温度和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储能装置(2)的前端表面设有玻璃(3),所述吸附储能装置(2)的第一侧面(21)设置有进风口(4),所述吸附储能装置(2)的第二侧面(22)设置有第一出风口(8),所述吸附储能装置(2)的第三侧面(23)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4)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6)、抽风扇(5);所述第一出风口(8)、第二出风口(13)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6)、排风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除湿供暖的吸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储能装置(2)的内部填充有吸附剂(10),所述吸附剂(10)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12),所述输气管(1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峰常卓孔德成柳琪康立富王倩官晓康梁中炜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