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79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芽孢杆菌的鉴定以及其应用。所述芽孢杆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Rf21菌株,该菌株已于2022年3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487。该菌株能够抑制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因此能够用于防治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和“空洞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主要涉及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鉴定方法和在防治草莓病害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草莓风味独特鲜美,栽培广泛,有“浆果皇后”的美称,它不仅食用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和抗氧化物质。目前我国草莓生产种植面积已达17.33万hm2,总产量约500万t,总产值达到600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加工出口国。目前我国草莓以设施栽培为主,近几年新出现的空洞病(也被称为空心病、断头病、髓空病等),是一种新型的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最新研究表明,该病原菌为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近年来草莓空洞病已经成为中国草莓产业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持续健康开展。草莓空洞病作为一种新型病害,目前还没有防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生产上起初不知道该病的病原菌,导致大量盲目用药,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亟需寻找一种针对草莓空洞病的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防治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物防治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引起的草莓“空洞病”。
[0004]本专利技术意外从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发现并分离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其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Rf21。发现该贝莱斯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抑制草莓黄单胞菌并能防治草莓空洞病。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其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24487。
[0006]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抑菌剂,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或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发酵后得到的培养基上清液。
[0007]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或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的抑菌剂在防治由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引起的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及草莓空洞病病害中的用途。
[0008]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或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的抑菌剂在制备用于抑制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的生物制剂中的用途。
[0009]本专利技术分离纯化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具有如下形态学特征(如图1):菌落为乳白色,半透明,边缘光滑规则,菌体分泌物可呈云雾状扩散,培养24h后菌落有褶皱状凸起。
[0010]包含本申请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Rf21的发酵液的抑菌剂在不同温度、光照
处理、紫外线处理、pH中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即在不同条件处理后均能显著抑制草莓黄单胞菌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在盆栽试验中,喷施菌株Rf21菌液能够有效抑制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降低病情指数。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进步性在于:
[0012]1.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及其发酵液对草莓黄单胞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是针对草莓“空洞病”这一病害的防治首次提供的一株生防菌株,在草莓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3]2.包含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的发酵液的抑菌剂不仅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在各种温度、酸碱、光照等环境中均能发挥其抑菌作用,耐加工,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在LB固体培养基上生长24h的菌落形态。
[0015]图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的16s rRNA序列的BLAST比对结果。
[0016]图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的glpF、ilvD、tpiA、purH、rpoB、rpoD、pycA、pt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
[0017]图4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对草莓黄单胞菌的抑菌圈图。其中A图左为Rf21的抑菌圈,右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圈;B图为LB对照。
[0018]图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的发酵液对草莓黄单胞菌的抑菌圈图。其中A为发酵液的抑菌圈,B为对照,上为LB液体培养基的抑菌圈,下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液的抑菌圈。
[0019]图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的发酵液在不同环境处理后的抑菌圈大小。其中A为光照处理,B为紫外线处理,C为温度处理,D为酸碱度处理,E为各金属离子处理,其中在E中最后一个柱是不含金属离子的发酵液。
[0020]图7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抑制草莓空洞病及角斑病的盆栽试验效果。其中A、B、C为菌株Rf21与草莓黄单胞菌液混接处理60d后的症状,D、E、F为对照组(LB液体培养基与草莓黄单胞菌液混接)处理60d后的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仪器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首先,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培养基有:
[0023]LB液体培养基:将蛋白胨10.0g、酵母粉5.0g、氯化钠5.0g溶于1L蒸馏水中,121℃灭菌25min。
[0024]LB固体培养基:将蛋白胨10.0g、酵母粉5.0g、氯化钠5.0g、琼脂粉15.0g溶于1L蒸馏水中,121℃灭菌25min。
[0025]NB固体培养基:将蛋白胨5.0g、酵母粉1.0g、蔗糖10.0g、牛肉浸膏3.0g溶于1L蒸馏
水中,调节pH值为7.0,加入15.0g琼脂粉,121℃灭菌25min。
[0026]NB液体培养基:将蛋白胨5.0g、酵母粉1.0g、蔗糖10.0g、牛肉浸膏3.0g溶于1L蒸馏水中,调节pH值为7.0,121℃灭菌25min。
[0027]实施例1:菌株Rf21基于16s rRNA的快速鉴定以及基于glpF、ilvD、tpiA、purH、rpoB、rpoD、pycA、ptA基因的准确鉴定。
[0028]将菌株Rf21在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后,挑取单菌落至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7℃、200r/min培养24h获得Rf21菌液。以Rf21菌液为模板,采用16srRNA引物27F:5
’‑
AGAGTTTGATCCTGGCTCAG
‑3’
;1492R:5
’‑
TACGGCTACCTTGTTACGACTT
‑3’
进行PCR扩增。PCR反应条件为:95℃3min;95℃15s,58℃15s,72℃1min,35个循环;72℃延伸5min,4℃停止。PCR产物送至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其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24487。2.一种抑菌剂,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或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发酵后得到的培养基上清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嘉玥梁夏文颖强李玉莲杨红亮蔡小林邢坤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