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77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4
防止壳体内的屏蔽端子的晃动。具备:屏蔽端子(20),为将内导体(21)和介电体(23)用外导体(24)包围的形态;和壳体(10),收纳屏蔽端子(20),壳体(10)具有将屏蔽端子(20)的前端部空开间隔地包围的罩部(16),在壳体(10)形成有筒状保持部(18),筒状保持部(18)在罩部(16)内保持屏蔽端子(20)的前端部的外周部。持屏蔽端子(20)的前端部的外周部。持屏蔽端子(20)的前端部的外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屏蔽连接器


[0001]本公开涉及屏蔽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具有电气连接件和连接器壳体的屏蔽连接器,该电气连接件将外导体、介电体以及内导体一体地组装。电气连接件收纳于连接器壳体的收纳部内。在电气连接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与连接器壳体的罩部的内周面之间确保有用于使对方侧连接器的筒状嵌合部嵌合的空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

3398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在连接器壳体和电气连接件的组装部分,在尺寸公差的范围内空开间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电气连接件的前端部在罩部内发生晃动,有可能给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带来障碍。
[0005]本公开的屏蔽连接器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以防止壳体内的屏蔽端子的晃动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6]本公开的屏蔽连接器,具备:屏蔽端子,为将内导体和介电体用外导体包围的形态的屏蔽端子;和壳体,收纳所述屏蔽端子,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屏蔽端子的前端部空开间隔地包围的罩部,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筒状保持部,所述筒状保持部在所述罩部内保持所述屏蔽端子的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部。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公开,能防止壳体内的屏蔽端子的晃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实施例1的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屏蔽连接器的俯视剖视图。图4是屏蔽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的屏蔽连接器,(1)具备:屏蔽端子,为将内导体和介电体用外导体包围的形态;和壳体,收纳所述屏蔽端子,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屏蔽端子的前端部空开间隔地包围的罩部,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筒状保持部,所述筒状保持部在所述罩部内保持所述屏蔽端子的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部。根据本公开的结构,因为壳体的筒状保持部保持屏蔽端子的前端部,所以能防止屏蔽端子在壳体内晃动。
[0010](2)优选地,在所述壳体中比所述罩部靠后方形成有端子收纳部,所述屏蔽端子具有收纳于所述端子收纳部的端子主体部,所述屏蔽端子的所述前端部的宽度尺寸和所述端子主体部的宽度尺寸是相同尺寸,所述筒状保持部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端子收纳部的宽度尺寸。根据该结构,在将屏蔽端子的前端部从壳体的后方插入到端子收纳部内的过程中,能避免屏蔽端子的前端部与端子收纳部的后端的开口缘部干涉。
[0011](3)在(2)中,优选地,在所述筒状保持部的后端部内表面形成有锥形的引导。根据该结构,在使屏蔽端子的前端部进入筒状保持部内时,能防止屏蔽端子的前端部钩挂于筒状保持部的后端部。
[0012](4)优选地,所述外导体嵌入到所述筒状保持部,所述外导体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筒状保持部的前端相同的位置、或者比所述筒状保持部的前端靠后方。根据该结构,在对方侧连接器的筒状嵌合部嵌入到罩部内时,能防止筒状嵌合部被外导体损伤。
[001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实施例1]参照图1~图5对将本公开的屏蔽连接器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3~5中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2、4所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关于左右方向,将图3所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左方、右方。
[0014]本公开的屏蔽连接器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0和屏蔽端子20组装而构成。壳体10在整体上形成在前后方向贯穿的筒状,如图1~4所示,是具备端子收纳部11和与端子收纳部11的前端相连的罩部16的单一部件。
[0015]如图3、4所示,端子收纳部11具有构成端子收纳部11的前端侧部位的第1收纳室12、和构成端子收纳部11的后端侧部位的第2收纳室14。如图4所示,在构成第1收纳室12的上壁部形成有能向上下方向弹性移位的矛状部13。矛状部13的弹性移位方向是与屏蔽端子20相对于壳体10的装配方向交叉的方向。第2收纳室14的高度尺寸大于第1收纳室12的高度尺寸。第2收纳室14的宽度尺寸大于第1收纳室12的宽度尺寸。端子收纳部11具有在利用模具(省略图示)形成矛状部13时产生的脱模空间15。脱模空间15与第1收纳室12的上表面连通,并且在端子收纳部11的前表面开口。
[0016]罩部16为从端子收纳部11的前端的外周部向前方呈方筒状且呈悬臂状延伸的形态。罩部16的高度尺寸大于第1收纳室12的高度尺寸。罩部16的宽度尺寸大于第1收纳室12
的宽度尺寸。在从前方观看壳体10的主视时,罩部16的里端面17为将第1收纳室12(端子收纳部11)的前端的开口部包围的形态。脱模空间15在罩部16的里端面17开口。脱模空间15的开口位置是第1收纳室12的开口缘中的上缘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0017]如图1~5所示,在壳体10形成有筒状保持部18,筒状保持部18用于保持屏蔽端子20的前端部(筒状连接部26)。筒状保持部18为从罩部16的里端面17中的第1收纳室12的开口缘向前方呈悬臂状延伸的形态。筒状保持部18以收纳于罩部16内的状态与端子收纳部11一体形成。第1收纳室12的开口缘在上缘中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中断,与脱模空间15连通。因此,主视时的筒状保持部18的形成范围是第1收纳室12的开口缘中的下缘的整个区域、左右两侧缘的整个区域以及上缘中的左右两端部。端子保持部不形成于上缘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0018]筒状保持部1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a从筒状保持部18的前端到后端遍及全长为恒定尺寸。如图3所示,筒状保持部18的宽度尺寸Wa是比第1收纳室12的宽度尺寸Wb稍小的尺寸。是与后述的外导体24的筒状连接部26的宽度尺寸Wa相同的尺寸。筒状保持部18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Ha也从筒状保持部18的前端到后端遍及全长为恒定尺寸。筒状保持部18的高度尺寸Ha是比第1收纳室12的高度尺寸Hb稍小的尺寸,且是与外导体24的筒状连接部26的高度尺寸Ha相同的尺寸。
[0019]如上所述,在筒状保持部18的内部尺寸Wa、Ha与第1收纳室12的内部尺寸Wb、Hb之间具有尺寸差。通过该尺寸差,在筒状保持部18的内周面后端部与第1收纳室12的内周面前端部之间形成有锥形的引导面19。引导面19的高度尺寸朝向前方逐渐变小。引导面19的宽度尺寸也朝向前方逐渐变小。
[0020]如图1、4所示,屏蔽端子20具备左右一对金属制的内导体21、合成树脂制的介电体23以及外导体24。在介电体内收纳有一对内导体21。外导体24将内导体21和介电体23包围。左右一对内导体21与构成屏蔽电线40的双绞线41的前端部连接。
[0021]外导体24通过将呈方筒状的金属制的内壳25和作为与内壳25分体的部件的金属制的外壳28组装而构成。内壳25是具有构成内壳25的前端侧部位的筒状连接部26、和构成内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屏蔽连接器,具备:屏蔽端子,为将内导体和介电体用外导体包围的形态;和壳体,收纳所述屏蔽端子,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屏蔽端子的前端部空开间隔地包围的罩部,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筒状保持部,所述筒状保持部在所述罩部内保持所述屏蔽端子的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壳体中比所述罩部靠后方形成有端子收纳部,所述屏蔽端子具有收纳于所述端子收纳部的端子主体部,所述屏蔽端子的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岨宏芳一尾敏文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