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轮胎内表面具备密封剂层的自密封型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在充气轮胎中,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处的内衬层的轮胎径向内侧设置密封剂层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充气轮胎中,在钉子等异物刺入胎面部时,构成密封剂层的密封剂材料流入该贯通孔,由此能够抑制空气压的减少来维持行驶。
[0003]在上述的自密封型的充气轮胎中,若密封剂材料的粘度低,则在密封剂材料容易流入贯通孔内这一点上可期待密封性的提高,但由于在行驶中施加的热、离心力的影响,密封剂材料朝向轮胎中央侧流动,其结果是,当贯通孔从轮胎中央区域偏离时,有可能密封剂材料不足而无法充分得到密封性。另一方面,若密封剂材料的粘度高,则能够防止上述的密封剂材料的流动,但密封剂材料难以流入贯通孔内,密封性有可能降低。因此,在密封剂层(密封剂材料)中,要求平衡良好地兼顾伴随于行驶的密封剂材料的流动的抑制和良好的密封性的确保。
[0004]而且,通过设置密封剂层,其结果是,另外于轮胎主体而追加密封剂层的量的载荷,存在轮胎整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所述胎面部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一对胎侧部,所述一对胎侧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所述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外径方向内侧,所述充气轮胎具有:胎体层,所述胎体层架设于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以及至少1层带束层,所述至少1层带束层包括与所述胎面部处的所述胎体层的外周侧相邻配置的内侧带束层,至少在所述胎面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由粘着性密封剂材料构成的密封剂层,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剂层的宽度SW、所述内侧带束层的宽度BW1、以及实际接地宽度CW满足CW≤SW≤BW1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除了包括所述内侧带束层之外还包括与所述内侧带束层的外周侧相邻配置的外侧带束层,所述密封剂层的宽度SW与所述外侧带束层的宽度BW2满足BW2≤SW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赤道位置处的胎面表面与实际接地区域的端部处的胎面表面的沿着轮胎径向的垂直距离L为10.0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性密封剂材料的60℃下的tanδ为1.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赤道位置处的所述胎面部的厚度T1及所述密封剂层的厚度S1满足0.15<S1/T1<0.35的关系,并且,所述密封剂层的端部位置处的所述胎面部的厚度T2及所述密封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