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备后挂件的方法及后挂件技术

技术编号:374664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预成型模体和安装模块,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腔体;预成型模体设置有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当预成型模体设置于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时,第一成型部与第一腔体共同形成第一半腔,第二成型部与第二腔体共同形成第二半腔,第一半腔和第二半腔分别用于成型后挂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安装模块用于安装金属条,当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合模,并且安装模块置于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共同形成成品腔,所金属条穿设于成品腔,以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同包覆金属条以形成后挂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降低后挂件的金属条出现裸露的风险。出现裸露的风险。出现裸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制备后挂件的方法及后挂件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制备后挂件的方法及后挂件。

技术介绍

[0002]骨传导耳机一般包括有后挂件、左耳挂件和右耳挂件,后挂件的两端分别与左耳挂件和右耳挂件连接,其中,后挂件一般包括金属条和用于包裹金属条的硅胶层,金属条用于使得后挂件具有确定的形状。
[0003]目前用于生产后挂件的模具一般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腔体,当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合模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共同形成产品腔,在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合模之前先将原材料铺设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然后将金属条放置在第一腔体或者第二腔体内,然后将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合模,接着对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施加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得产品腔内的原材料发生硫化反应,从而形成后挂件。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上述的模具生产后挂件时,容易出现后挂件中的金属条暴露的情况,导致后挂件的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腔体;预成型模体,设置有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设置于所述预成型模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成型部设置于所述预成型模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当所述预成型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时,所述第一成型部与所述第一腔体共同形成第一半腔,所述第二成型部与所述第二腔体共同形成第二半腔,所述第一半腔用于成型后挂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半腔用于成型后挂件的第二部分;安装模块,用于安装金属条,当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合模,并且所述安装模块置于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时,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共同形成成品腔,所所述金属条穿设于所述成品腔,以使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同包覆所述金属条以形成后挂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还设置有第一溢料槽和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溢料槽环绕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连通口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一溢料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还设置有第二溢料槽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溢料槽、第一腔体和第二溢料槽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溢料槽与第二溢料槽之间,所述第二连通口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溢料槽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三溢料槽和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三溢料槽环绕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连通口将所述第二腔体和第三溢料槽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还设置有第四溢料槽和第四连通口,所述第三溢料槽、第二腔体和第四溢料槽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三溢料槽和第四溢料槽之间,所述第四连通口将所述第二腔体和第四溢料槽连通。6.一种制备后挂件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武叶利丰陈碧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