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57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9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与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并列设置;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轴体上,用于绕第一轴体产生转动;第二主体与第一齿轮连接,用于通过第一齿轮相对于第一主体产生转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轴体上,用于从动于第一齿轮的转动而绕第二轴体产生转动;脚垫,脚垫设置于第一主体的表面;拨片,拨片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另一端向靠近脚垫的方向延伸,拨片用于从动于第二齿轮的转动而绕第二轴体产生转动;当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脚垫位于第一主体内;当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拨片用于挤压脚垫,使脚垫从第一主体的表面向外凸出。外凸出。外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屏侧主体结构、系统侧主体结构和转轴组件,其中,显示屏侧主体结构和系统侧主体结构,通过转轴组件实现笔记本电脑开合。
[0003]在笔记本电脑的系统侧主体结构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为了实现良好的散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系统侧主体结构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凸起的脚垫,脚垫支撑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这样,可以通过脚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提供更大的风流动空间,实现良好的散热。
[0004]但是,由于脚垫的设置,使得用户开笔记本电脑时的支撑点由原来的转轴组件附近变为脚垫位置,也就相当于支撑点向笔记本电脑重心方向靠近了,这样便增加了用户单手展开笔记本电脑的难度,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由于脚垫的设置,增加了用户单手展开笔记本电脑的难度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并列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用于绕所述第一轴体产生转动;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产生转动;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体上,用于从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而绕所述第二轴体产生转动;脚垫,所述脚垫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拨片,所述拨片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脚垫的方向延伸,所述拨片用于从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而绕所述第二轴体产生转动;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脚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内;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拨片用于挤压所述脚垫,使所述脚垫从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向外凸出。
[0007]这样,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当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脚垫位于第一主体内,这样,可以保持第一主体的表面为平整面,从而使用户很容易将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展开。当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脚垫从第一主体的表面向外凸出,这样,凸出的脚垫能够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提供更大的风流动空间,从而实现良好的散热。
[0008]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包括有齿部分和无齿部分;所述第一齿轮的有齿部分沿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面上分布,所述第一齿轮的有齿部分的齿牙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轮的无齿部分沿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面上分布,所述无齿部分为光滑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圆心角与所述第二圆
心角之和为360
°
;所述第二齿轮为全齿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齿牙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齿轮的无齿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齿轮,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分离;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一齿轮的有齿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齿轮,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0009]这样,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上述方式实现间歇啮合。当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不啮合,第二齿轮与拨片也就不会饶第二轴体转动,这样,脚垫位于第一主体内。当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第二齿轮会饶第二轴体向与第一齿轮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连接的拨片向靠近脚垫方向转动,以挤压脚垫,使脚垫从第一主体的表面向外凸出。
[0010]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轴体上还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主体转动时,产生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
[0011]这样,通过阻尼件,可以使第二主体转动至一定角度后,使第二主体保持在该角度状态下。
[0012]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阻尼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的第一异形轮、第二异形轮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异形轮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用于从动于所述第二主体的转动而绕所述第一轴体产生转动;所述第二异形轮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异形轮的一端;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异形轮的远离所述第一异形轮的一端,用于向所述第二异形轮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二异形轮与所述第一异形轮形成压力接触;所述压力接触用于在所述第一异形轮发生转动时,使所述第一异形轮与所述第二异形轮的接触面产生所述阻尼力。
[0013]这样,通过弹性件使第二异形轮与第一异形轮形成压力接触,当第一异形轮发生转动时,该压力接触使第一异形轮与第二异形轮的接触面产生阻尼力。
[0014]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异形轮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轴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异形轮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异形轮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一轴体的径向方向具有第一宽度,形成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延伸面连接。
[0015]这样,在第二主体发生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架,同时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一异性轮转动。
[0016]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异形轮为凸轮,所述第二异形轮位凹轮;或者,所述第一异形轮为凹轮,所述第二异形轮为凸轮。
[0017]这样,通过结构简单的凸轮与凹轮的配合,即可实现在第二主体转动时,产生与第二主体的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从而可以使第二主体保持在任意角度状态下。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异形轮用于从动于所述第一异形轮的转动,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弹性件产生形变;所述弹性件用于在产生形变时,向所述第二异形轮施加所述弹性力。
[0018]这样,在第一异形轮发生转动时,第一异形轮挤压第二异形轮,使第二异形轮沿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产生位移,以使弹性件产生形变。进而,产生形变的弹性件,可以向第二
异形轮施加弹性力。
[0019]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的端面;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和所述第一主体连接。
[0020]这样,通过第二支架将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连接在一起,使结构更紧凑、稳定。
[0021]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脚垫采用可变形材料。
[0022]这样,不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设计,仅利用脚垫自身可产生形变的特性,即可实现使脚垫位于第一主体内或向第一主体的表面外凸出。
[0023]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脚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拨片用于向所述第一开口外挤压所述脚垫,使所述脚垫凸出至所述第一开口外。
[0024]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开口,使脚垫隐藏在第一主体内或凸出至第一开口外。在一种可实现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并列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用于绕所述第一轴体产生转动;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产生转动;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体上,用于从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而绕所述第二轴体产生转动;脚垫,所述脚垫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拨片,所述拨片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脚垫的方向延伸,所述拨片用于从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而绕所述第二轴体产生转动;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脚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内;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拨片用于挤压所述脚垫,使所述脚垫从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向外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有齿部分和无齿部分;所述第一齿轮的有齿部分沿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面上分布,所述第一齿轮的有齿部分的齿牙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轮的无齿部分沿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面上分布,所述无齿部分为光滑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圆心角与所述第二圆心角之和为360
°
;所述第二齿轮为全齿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齿牙沿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齿轮的无齿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齿轮,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分离;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一齿轮的有齿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齿轮,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上还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主体转动时,产生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的第一异形轮、第二异形轮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异形轮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用于从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森臧永强霍国亮吴崚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