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49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输送导管、选择型导管,用于帮助其他器械通过的输送导管由底座一和管体一组成,底座一与管体一头端相连,用于卡入需要治疗的血管内的选择型导管由底座二和管体二组成,管体一和管体二均由外层、加强层、光滑层组成,外层、加强层、光滑层由外到内依次设置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套件中的输送导管,为经桡介入神经血管时提供了更稳定的支撑,可以使其它器械能顺利通过,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通过该套件的选择型导管,使得经桡动脉入路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将为患者带来无需卧床以及能够降低成本的好处。者带来无需卧床以及能够降低成本的好处。者带来无需卧床以及能够降低成本的好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桡动脉入路 (transradialaccess,TRA)在冠脉介入诊疗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已被指南推荐为首选入路。根据中国冠脉介入治疗注册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 TRA冠脉介入应用率已达 96.37%。而 TRA在神经介入领域的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高质量和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随着TRA神经介入专用器械的研发、小型化神经介入器械的应用及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TRA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亦将更趋完善和成熟。
[0003]TRA神经造影或治疗相比于TFA(经股动脉入路)具有显著优势。从患者角度而言,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或治疗手术,具有不暴露患者隐私,穿刺点并发症少、无需卧床制动、术后恢复快、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和护理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从术者的角度而言,在并发症的处理频率、并发症的复杂程度以及护理工作量方面也都明显减少。但由于经桡动脉入路到达脑供血动脉的路径较为迂曲,尤其是在主动脉弓上需要从朝向足侧反向到朝向头侧,选择性插管过程 更为繁琐,导管操控及获得满意的支撑更为困难,对主动脉弓上二级血管选择性插管成功率更低,对大部分介入医生而言,受到的X线照射量也明显更大。
[0004]目前缺乏专用的器械是限制TRA神经介入治疗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使用常规器械TRA建立通路虽可完成手术,但现有的TRA神经介入手术没有专用的套装,是用5F的冠脉造影导管和其他应用器械,如导管鞘、远端通路导管、加硬导丝、泥鳅导丝等。该种设施缺少一个通路,容易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且由于造影导管是借用为冠脉设计的器械,头端柔韧长度不足,后端支撑性不足的缺陷,造成手术无法快速的实现弓上成型、在输送导管时易发生打折、导管掉进弓内等情况。因此亟待研发TRA神经介入的专用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套件中的输送导管,为经桡介入神经血管时提供了更稳定的支撑,可以使其它器械能顺利通过,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通过该套件的选择型导管,使得经桡动脉入路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将为患者带来无需卧床以及能够降低成本的好处。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输送导管、选择型导管,用于帮助其他器械通过的输送导管由底座一和管体一组成,底座一与管体一头端相连,用于卡入需要治疗的血管内的选择型导管由底座二和管体二组成,底座二与管体二
头端相连,管体一和管体二均由外层、加强层、光滑层组成,外层、加强层、光滑层由外到内依次设置在一起,管体一与底座一内的导孔相连通,管体二与底座二内的导孔相连通,选择型导管穿过输送导管;所述管体一的制备方法为,S11、首先将管体一的光滑层装载在一根圆棒一上,所述圆棒一的直径为1.5

3mm,圆棒一材质为金属或塑料;S12、在光滑层上编织加强层;S13、将显影环装载在光滑层上,然后将外层装载在加强层上,再套入热缩管内,放进加热磨具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80

280℃之间,加热时间为5

15分钟,完成后剥离热缩管,并将圆棒一抽离;外层至少分为不同硬度的四段,外层离底座一最远的一段为尾段,离底座一最近的一段为头段,从头段到尾段的硬度依次递减;S14、将外层的尾段上多余的材料切除,尾段长度为1

3mm,然后将尾段放入带有倒角的磨具中,并在温度为200

300℃中加热5

10秒,完成后取出并自然冷却;S15、在外层的外缘涂抹一层紫外光固化胶,并将管体一一端插入到底座一的导孔内,然后用紫外线对紫外光固化胶进行固化,所述底座一的材质为医用聚碳酸酯;S16、将管体一进行两次涂层,一次为底涂,一次为表涂,涂层完毕之后进行装袋和灭菌;所述管体二的制备方法为,S21、首先将管体二以装载或挤出或覆膜的方式置于一根圆棒二上,所述圆棒二的直径为1.0

2mm,圆棒二材质为不锈钢或尼龙;S22、在光滑层上编织加强层;S23、在加强层的端头缠绕一根金属线圈,金属线圈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镍钛,金属线圈和加强层焊接连接在一起;S24、将外层装载在加强层上,再套入热缩管内,放进加热磨具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80

280℃之间,加热时间为5

15分钟,完成后剥离热缩管,并将圆棒二抽离;外层至少分为不同硬度的四段,外层离底座二最远的一段为尾段,外层离底座二最近的一段为头段,从头段到尾段的硬度依次递减,尾段长度为2

10mm,外层除尾段之外的部分的长度为5

15cm;S25、将管体二基体放进加热模具中塑形,然后放进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

130℃,加热时间为5

10分钟,完成后取出管体二后自然冷却;S26、在外层的外缘涂抹一层紫外光固化胶,并将管体二一端插入到底座二的导孔内,然后用紫外线对紫外光固化胶进行固化,所述底座二的材质为医用聚碳酸酯;S27、将管体二进行两次涂层,一次为底涂,一次为表涂,涂层完毕之后进行装袋和灭菌。
[0007]具体地,步骤S11中,所述圆棒一的直径为2.10mm,圆棒一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尼龙;步骤S21中,所述圆棒二的直径为1.30mm。
[0008]具体地,所述管体一的加强层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连接在底座一上,前段的网格密度为50

100ppi,后段的网格密度为80

120ppi;管体二的加强层的网格密度为50

100ppi。
[0009]具体地,步骤S16中,涂层方式为,将管体一竖直悬挂在架子上,下置装有涂层溶液的溶液管,将管体一浸没于溶液管内30

120秒,接着让管体一离开涂层溶液,管体一浸入及提离涂层溶液的速度为0.5

2mm/s,管体一完全离开涂层溶液后,打开365nm紫外灯进行1

5分钟的固化照射,紫外灯功率为2000W;步骤S27中,涂层方式为,将管体二竖直悬挂在架子上,下置装有涂层溶液的溶液管,将管体二浸没于溶液管内30

120秒,接着让管体二离开涂层溶液,管体二浸入及提离涂层溶液的速度为0.5

2mm/s,管体二完全离开涂层溶液后,打开365nm紫外灯进行1

5分钟的固化照射,紫外灯功率为2000W。
[0010]具体地,所述外层为尼龙弹性体或TPU。
[0011]具体地,所述加强层为不锈钢丝或镍钛丝或玻璃纤维编织而成的网层。
[0012]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输送导管(1)、选择型导管(2),用于帮助其他器械通过的输送导管(1)由底座一(11)和管体一(12)组成,底座一(11)与管体一(12)头端相连,用于卡入需要治疗的血管内的选择型导管(2)由底座二(21)和管体二(22)组成,底座二(21)与管体二(22)头端相连,管体一(12)和管体二(22)均由外层(3)、加强层(4)、光滑层(5)组成,外层(3)、加强层(4)、光滑层(5)由外到内依次设置在一起,管体一(12)与底座一(11)内的导孔相连通,管体二(22)与底座二(21)内的导孔相连通,选择型导管(2)穿过输送导管(1);所述管体一(12)的制备方法为,S11、首先将管体一(12)的光滑层(5)装载在一根圆棒一上,所述圆棒一的直径为1.5

3mm,圆棒一材质为金属或塑料;S12、在光滑层(5)上编织加强层(4);S13、将显影环装载在光滑层(5)上,然后将外层(3)装载在加强层(4)上,再套入热缩管内,放进加热磨具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80

280℃之间,加热时间为5

15分钟,完成后剥离热缩管,并将圆棒一抽离;外层(3)至少分为不同硬度的四段,外层(3)离底座一(11)最远的一段为尾段,离底座一(11)最近的一段为头段,从头段到尾段的硬度依次递减;S14、将外层(3)的尾段上多余的材料切除,尾段长度为1

3mm,然后将尾段放入带有倒角的磨具中,并在温度为200

300℃中加热5

10秒,完成后取出并自然冷却;S15、在外层(3)的外缘涂抹一层紫外光固化胶,并将管体一(12)一端插入到底座一(11)的导孔内,然后用紫外线对紫外光固化胶进行固化,所述底座一(11)的材质为医用聚碳酸酯;S16、将管体一(12)进行两次涂层,一次为底涂,一次为表涂,涂层完毕之后进行装袋和灭菌;所述管体二(22)的制备方法为,S21、首先将管体二(22)以装载或挤出或覆膜的方式置于一根圆棒二上,所述圆棒二的直径为1.0

2mm,圆棒二材质为不锈钢或尼龙;S22、在光滑层(5)上编织加强层(4);S23、在加强层(4)的端头缠绕一根金属线圈,金属线圈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镍钛,金属线圈和加强层(4)焊接连接在一起;S24、将外层(3)装载在加强层(4)上,再套入热缩管内,放进加热磨具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80

280℃之间,加热时间为5

15分钟,完成后剥离热缩管,并将圆棒二抽离;外层(3)至少分为不同硬度的四段,外层(3)离底座二(21)最远的一段为尾段,外层(3)离底座二(21)最近的一段为头段,从头段到尾段的硬度依次递减,尾段长度为2

10mm,外层(3)除尾段之外的部分的长度为5

15cm;S25、将管体二(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华黄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心岭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