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37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痰管,其中,包括吸取部,所述吸取部上开设有吸孔;管部,所述管部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管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取部,所述吸孔与所述管部连通,所述管部背离所述吸取部的一端外接负压发生器;其中,所述吸取部上的所述吸孔用于吸取患者口部或咽喉部的分泌物。本申请采用具有一定硬质属性的管部。管部的前端连接吸取部,吸取部上开设吸孔。在管部后端连接负压发生器后,由于管部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管部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能,防止管部受真空泵气压而变形,防止管部失效,有效解决了分泌物无法及时被排出,聚积于声门上和/或进入气管,导致患者存在窒息和/或返流误吸危险的技术问题。或返流误吸危险的技术问题。或返流误吸危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痰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反应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吸痰管。

技术介绍

[0002]吸痰管,作为一种治疗工具,在患者出现呼吸道分泌物聚积的情况下,常通过吸痰管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吸出。现有的吸痰管,其包括管体部分和接头部分,管体部分端部开口,在管体部分插入患者呼吸道后,管体部分的端部开口用于吸取患者的分泌物。接头部分连接到负压发生器上,用于为吸痰提供一定负压环境。
[0003]然而,现有的吸痰管,其管体部分是软质的,材料大多是硅胶。这种软质的管体部分,易在口腔中打折、环绕;在接入外部负压发生器(例如真空泵)后,软质的管体部分容易受到负压作用而产生干瘪变形,不利于吸取分泌物。
[0004]对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吸痰管,已解决上述存在的临床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管,以解决现有的吸痰管,其管体部分是软质的,材料大多是硅胶。这种软质的管体部分,易在口腔中打折、环绕;在接入外部负压发生器(例如真空泵)后,软质的管体部分容易受到负压作用而产生干瘪变形,不利于吸取分泌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包括:吸取部,所述吸取部上开设有吸孔;管部,所述管部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管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取部,所述吸孔与所述管部连通,所述管部背离所述吸取部的一端外接负压发生器;其中,所述吸取部上的所述吸孔用于吸取患者口部或咽喉部的分泌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包括:第一硬管段,所述第一硬管段的端部连接所述吸取部,所述第一硬管段与所述吸孔连通;调节段,所述调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硬管段远离所述吸取部的端部,所述调节段的两端可折弯转动,以改变两者的相对位置;第二硬管段,所述第二硬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段远离所述第一硬管段的端部,另一端外接负压发生器;其中,所述第一硬管段、所述调节段以及所述第二硬管段依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段的轴向剖切面所形成的外管壁呈现波浪形,所述调节段的轴向剖切面所形成的内管壁呈现直线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部具有平端面;以及侧面,所述侧面的一端围合于所述平端面的边缘,另一端围合于所述管部的端部边缘,所述平端面、所述侧面均开设有所述吸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取部的轴向剖切面上,且自所述管部至所述平端面的方向上,所述吸取部的内壁直径由小依次变大,再依次变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还包括:泄压结构,所述泄压结构设置于所述管部背离所述吸取部的一侧上,所述泄压结构用于解除所述管部内部的负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远离所述吸取部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所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晓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