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648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需要存放的产品的标识信息,输入至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确定对应的仓库类型,获取对应仓库类型的仓库;将仓库的储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储存空间区域,针对储存空间区域配置对应的第一参数值;针对每个产品,分别获取产品的属性;按照产品到期日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产品排序表,获取第一历史出货表和第二历史出货表;根据产品排序表、第一历史出货表、第二历史出货表针对产品分别配置第二参数值;选择出第一参数值最大的第一储存空间区域,依序将第二参数值最大的产品存放至第一储存空间区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确定产品的储存空间区域,从而将产品存放在储存空间区域中的储存位置。间区域中的储存位置。间区域中的储存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仓储管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生产企业在完成产品加工之后,为了保障产品有序出货,通常需要将其先存放至仓库,之后再进行出货操作。不同的产品应当存储在不同的仓库或者不同区域内,以避免产品混乱在一起。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依靠用户的经验决定产品在仓库中的储存位置,无法自动生成产品在仓库中的储存位置,导致储存产品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和系统,旨在克服无法自动生成产品在仓库中的储存位置的缺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获取需要存放的产品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产品类型、尺寸;将所述产品的标识信息输入至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确定对应储存所述产品的仓库类型,并获取对应所述仓库类型的仓库;其中,所述分类模型是预先训练完成的深度学习模型;将仓库中能够存放产品的储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储存空间区域,针对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配置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其中,所述仓库只存储一种类型的产品,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中包括多个相同大小的储存位置,每个所述储存位置用于存放第一数量的产品;针对每个需要存放到所述仓库的产品,分别获取产品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括产品到期日;按照所述产品到期日从近到远的顺序对所述产品进行排序以得到产品排序表,并获取所述仓库的第一历史出货表和第二历史出货表;根据所述产品排序表、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针对所述产品分别配置第二参数值;从当前能够存放产品的储存空间区域中选择出第一参数值最大的第一储存空间区域,依序将所述第二参数值最大的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区域中;当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区域无法继续存放所述产品时,则从剩余的能够存放产品的储存空间区域中选择出第一参数值最大的第二储存空间区域,并将未存放的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区域中,直至全部产品存放完成。
[0006]进一步地,所述仓库还包括中转空间和出货空间;在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直接将整数个数的储存位置中的产品移动到所述出货空间进行出货;
在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不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则将对应数量的产品移动到所述中转空间进行数量统计,再移动到所述出货空间进行出货。
[0007]进一步地,针对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配置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包括:第一参数值=1/(储存空间区域与中转空间的距离+储存空间区域与发货空间的距离)。
[0008]进一步地,所述仓库的第一历史出货表包括的是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的第一出货记录,所述第一出货记录包含出货时间、以及出货产品数量;所述仓库的第二历史出货表包括的是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不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的第二出货记录,所述第二出货记录包含出货时间、出货产品数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产品排序表、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针对所述产品分别配置第二参数值,包括:获取当前存放在仓库中的产品的第一数量;获取所述产品排序表中的产品的第二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总和,得到总产品数量;基于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和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计算所述仓库平均每天出货的产品数量,并计算所述产品排序表中的产品全部出货完成的预估出货天数:其中,预估出货天数=总产品数量/仓库平均每天出货的产品数量;在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和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中,分别统计所述第一出货记录的个数和所述第二出货记录的个数,并且相加得到总出货记录个数;基于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和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计算所述仓库出货的产品总数量,并根据所述仓库出货的产品总数量与所述总出货记录个数,计算得到平均每次出货数量;其中,平均每次出货数量=仓库出货的产品总数量/总出货记录个数;基于所述总产品数量以及所述平均每次出货数量,计算预估出货次数;其中,预估出货次数=总产品数量/平均每次出货数量;根据所述预估出货次数以及所述预估出货天数,计算所述第二参数值:第二参数值=预估出货次数/预估出货天数。
[0010]进一步地,用户将需要存放的所述产品存放至仓库,包括将所述产品存放到所述仓库的储存空间区域,并且所述产品存放到所述储存空间区域中的能使用的所述储存位置上。
[0011]进一步地,在用户将需要存放的所述产品存放至仓库的过程中,记录用户的个人ID、接收存放任务的时间点、完成存放任务的时间点以生成存放记录表。
[0012]进一步地,在用户将需要存放的所述产品存放至仓库的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记录用户的个人ID、个人速度、速度采集时间点以生成移动记录表。
[0013]进一步地,通过如下的步骤生成存放分析表:针对所述存放记录表中的第一数据记录,提取第一数据记录中的个人ID、接收存放任务的时间点、完成存放任务的时间点;从所述移动记录表中选择出第二数据记录;其中,第二数据记录中包括个人ID、个人速度、速度采集时间点;所述第二数据记录中的个人ID与第一数据记录中的个人ID相同,且速度采集时间点在所述第一数据记录中的接收存放任务的时间点和完成存放任务的时
间点之间,并将第二数据记录中最早的速度采集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所述第一时间点所对应的第二数据记录中的第一个人速度;判断所述第一个人速度是否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速度阈值,若满足,则将第二数据记录中比第一时间点晚,同时与第一时间点最接近的速度采集时间点更新为第一时间点,跳转上一步;若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将第一时间点作为开始时间点;从所述第二数据记录中,将最晚的速度采集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获取与第二时间点相对应的第二数据记录中的第二个人速度;判断第二个人速度是否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速度阈值,若满足,则将第二数据记录中的比第二时间点早,同时与第二时间点最接近的速度采集时间点更新为第二时间点,跳转上一步,若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则将第二时间点作为结束时间点;将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添加至所述第一数据记录中,以生成存放分析表中的数据记录。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系统,包括:分类模块,用于获取需要存放的产品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产品类型、尺寸;将所述产品的标识信息输入至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确定对应储存所述产品的仓库类型,并获取对应所述仓库类型的仓库;其中,所述分类模型是预先训练完成的深度学习模型;划分模块,用于将仓库中能够存放产品的储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储存空间区域,针对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配置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其中,所述仓库只存储一种类型的产品,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中包括多个相同大小的储存位置,每个所述储存位置用于存放第一数量的产品;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需要存放到所述仓库的产品,分别获取产品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括产品到期日;配置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产品到期日从近到远的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获取需要存放的产品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产品类型、尺寸;将所述产品的标识信息输入至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确定对应储存所述产品的仓库类型,并获取对应所述仓库类型的仓库;其中,所述分类模型是预先训练完成的深度学习模型;将仓库中能够存放产品的储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储存空间区域,针对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配置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其中,所述仓库只存储一种类型的产品,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中包括多个相同大小的储存位置,每个所述储存位置用于存放第一数量的产品;针对每个需要存放到所述仓库的产品,分别获取产品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括产品到期日;按照所述产品到期日从近到远的顺序对所述产品进行排序以得到产品排序表,并获取所述仓库的第一历史出货表和第二历史出货表;根据所述产品排序表、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针对所述产品分别配置第二参数值;从当前能够存放产品的储存空间区域中选择出第一参数值最大的第一储存空间区域,依序将所述第二参数值最大的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区域中;当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区域无法继续存放所述产品时,则从剩余的能够存放产品的储存空间区域中选择出第一参数值最大的第二储存空间区域,并将未存放的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区域中,直至全部产品存放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库还包括中转空间和出货空间;在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直接将整数个数的储存位置中的产品移动到所述出货空间进行出货;在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不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则将对应数量的产品移动到所述中转空间进行数量统计,再移动到所述出货空间进行出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所述储存空间区域配置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包括:第一参数值=1/(储存空间区域与中转空间的距离+储存空间区域与发货空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库的第一历史出货表包括的是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的第一出货记录,所述第一出货记录包含出货时间、以及出货产品数量;所述仓库的第二历史出货表包括的是需要出货的产品数量不是所述第一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的第二出货记录,所述第二出货记录包含出货时间、出货产品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产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产品排序表、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针对所述产品分别配置第二参数值,包括:获取当前存放在仓库中的产品的第一数量;获取所述产品排序表中的产品的第二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总和,得到总产品数量;基于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和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计算所述仓库平均每天出货的产品数量,并计算所述产品排序表中的产品全部出货完成的预估出货天数:其中,预估出货天数
=总产品数量/仓库平均每天出货的产品数量;在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和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中,分别统计所述第一出货记录的个数和所述第二出货记录的个数,并且相加得到总出货记录个数;基于所述第一历史出货表和所述第二历史出货表计算所述仓库出货的产品总数量,并根据所述仓库出货的产品总数量与所述总出货记录个数,计算得到平均每次出货数量;其中,平均每次出货数量=仓库出货的产品总数量/总出货记录个数;基于所述总产品数量以及所述平均每次出货数量,计算预估出货次数;其中,预估出货次数=总产品数量/平均每次出货数量;根据所述预估出货次数以及所述预估出货天数,计算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黄腾昊方余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运无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