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39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制烟装置,烟雾管道,主控制器,主体和按钮;所述主体包括地下火池以及设置在地下火池外侧的隔火沟;所述隔火沟内安装有所述按钮,所述隔火沟内还设置有覆盖在所述按钮上的填充物;所述烟雾管道与所述制烟装置连接,并设置有若干出烟口,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地下火池内;所述烟雾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风机和烟雾开关阀;所述风机,烟雾开关阀,制烟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按钮与主控制器电连接,能用于手动终止制烟装置制烟及电动复位发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以帮助森林消防人员快速掌握开挖隔离沟,阻隔地下火蔓延这一技能。阻隔地下火蔓延这一技能。阻隔地下火蔓延这一技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森林消防训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火是在地下泥炭层、腐殖质层燃烧的火,其多发生在腐殖层较厚的原始林区。地下火在地表看不见明火,只能看到淡淡的烟,燃烧不充分,蔓延速度慢,不易被人察觉,人员一旦误踏火坑,易造成烫伤;另外,地下火烧毁植物根系,造成树木成片死亡,地下火过后土质疏松,易发生风倒木伤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阻隔灭火就是针对这种火情的一种灭火方法。即开挖隔离沟,阻隔地下火蔓延。开挖隔离带阻隔地下火时,应挖至生土层,切断腐殖层、泥炭层的连续性,阻止地下火蔓延。
[0003]地下火的危害极大,非常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地下火,可能会导致地下火向上蔓延,形成地表火、树冠火,造成更为严重的森林火灾。目前,开展阻隔灭火训练,缺少模拟地下火的设备或训练场地。消防人员无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处置地下火技能,导致在实际灭火行动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帮助森林消防员训练开挖隔离沟,阻隔消灭地下火蔓延的技能。
[0005]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制烟装置,烟雾管道,主控制器,主体和按钮;
[0006]所述主体包括地下火池以及设置在地下火池外侧的隔火沟;所述隔火沟内安装有所述按钮,所述隔火沟内还设置有覆盖在所述按钮上的填充物;
[0007]所述烟雾管道与所述制烟装置连接,并设置有若干出烟口,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地下火池内;所述烟雾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风机和烟雾开关阀;所述风机,烟雾开关阀,制烟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0008]所述按钮与主控制器电连接,能用于终止制烟装置制烟。
[0009]进一步,所述地下火池呈矩形槽状,外侧设置有四条隔火沟,四条所述隔火沟首尾相连。
[0010]进一步,所述地下火池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孔。
[0011]进一步,所述烟雾管道包括烟雾主道和烟雾支道;所述烟雾支道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道和第二次级烟雾支道;
[0012]所述烟雾主道两端连接有制烟装置;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道用于连通所述烟雾主道与第二次级烟雾支道;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道一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地下火池底部,并设置有出烟口;
[0013]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道与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道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烟雾开关阀;
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道上设置有所述风机。
[0014]进一步,每条所述隔火沟内的按钮数量为4。
[0015]进一步,所述按钮顶部设置有防护罩。
[0016]进一步,四条所述隔火沟内的填充物均为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0017]进一步,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防水层。
[0018]进一步,还包括感应器;
[0019]所述感应器、音响和摄像头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0020]进一步,还包括音响和摄像头;
[0021]所述音响和摄像头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0022]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主体以及填充物的设置,模拟森林土壤环境和隔离沟;通过主控制器控制制烟装置制烟,并从出烟口发出模拟地下火;通过开挖填充物并手动旋停按钮使得制烟装置停止制烟,模拟处置地下火这一过程。森林消防人员可近距离观察本装置以及采用本装置进行训练,可以快速掌握开挖隔离沟、阻隔地下火蔓延的技能,降低地下火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示例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主体隔火沟内按钮安装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标记a

a处主体的竖向截面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主体;11、地下火池;12、隔火沟;13、防水层;2、按钮;21、自动反向压力传感按钮;22、手动按钮;3、制烟装置; 41、烟雾主道;42、烟雾支道;421、第一次级烟雾支道;422、第二次级烟雾支道;43、出烟口;51、风机;52、烟雾开关阀;61、感应器;62、摄像头;63、音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是本技术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技术中的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示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制烟装置3,烟雾管道和主体1。
[0034]主体1安装在地面上,底部设置有防水层13。主体1中部设置有地下火池11,四周设置有四条隔火沟12,隔火沟12内设置有填充物。地下火池11呈矩形槽状,外侧四条隔火沟12首尾相连。地下火池11顶部设置有用于覆盖火池顶部的盖板,盖板上带有孔。
[0035]烟雾管道包括烟雾主道41与烟雾支道42,烟雾支道42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道421与第二次级烟雾支道422。烟雾主道41两端与制烟装置3连接,第一次级烟雾支道421用于连接烟雾主道41与第二次级烟雾支道422。第二次级烟雾支道422一端设置有出烟口43,另一端与第一次级烟雾支道421连接。第二次级烟雾支道422设置有出烟口43的一端竖向上延伸并穿过地下火池11顶部的盖板。第一次级烟雾支道421上设置有风机51与烟雾开关阀52,第二次级烟雾支道4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烟装置(3),烟雾管道,主控制器,主体(1)和按钮(2);所述主体(1)包括地下火池(11)以及设置在地下火池(11)外侧的隔火沟(12);所述隔火沟(12)内安装有所述按钮(2),所述隔火沟(12)内还设置有覆盖在所述按钮(2)上的填充物;所述烟雾管道与所述制烟装置(3)连接,并设置有若干出烟口(43),出烟口(43)设置在所述地下火池(11)内;所述烟雾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风机(51)和烟雾开关阀(52);所述风机(51),烟雾开关阀(52),制烟装置(3)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按钮(2)与主控制器电连接,能用于终止制烟装置(3)制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火池(11)呈矩形槽状,外侧设置有四条隔火沟(12),四条所述隔火沟(12)首尾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火池(11)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隔灭火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管道包括烟雾主道(41)和烟雾支道(42);所述烟雾支道(42)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道(421)和第二次级烟雾支道(422);所述烟雾主道(41)两端连接有制烟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颖张志强曲彬德孙文斌刘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