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632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包括铜箔层和镀层;铜箔层厚度为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延铜箔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大功率的无线充电材料、高容量锂电池软包外壳对铜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开发高耐热性铜箔生产技术,提高铜箔耐热性、耐化(药)性以及拉伸强度、抗剥离强度等特性,满足该领域的使用需求电解铜箔是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铜电解而形成,形成电解铜箔的晶粒组织形态虽然与电解工艺条件息息相关,但可调控的晶粒大小范围很小,从组织结构上很难对材料性能有较大的提高;而压延铜箔是利用连续的压延加工,对铜箔母材进行塑性变形作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轧制加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改变材料的组织形态,从而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的压延铜箔。
[0003]压延铜箔母材微合金化可以改变材料点阵结构,恰当的微合金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固溶性,微量元素在铜箔基体中提高了材料韧性、耐热性、挠曲性等。目前,国际上的先进压延铜箔生产企业均未能生产出高耐热性能的高精度压延铜箔。传统的C1100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层和镀层;所述的铜箔层厚度为18

70μm,铁、银、镍、磷、硫、锡的总含量为1~200ppm,氧含量为80~300ppm,余量为铜;所述的镀层厚度为0.6~2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箔层铁含量为2~40ppm,银含量为5~100ppm,镍含量为2~40ppm,磷含量为2~40ppm,硫含量为2~40ppm,锡含量为2~40ppm,氧含量为80~300ppm,余量为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层自内而外依次为镀铜层、镀锌层和镀铬层。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耐热性微合金压延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调整合金成分,原料经熔炼、热轧开坯、中间轧制、精轧轧制,得0.1~0.2mm的铜箔母材;(2)压延铜箔的轧制:对铜箔母材进行3~5道次轧制,单道次压下率为20~50%,总入侧张力为1~6KN,总出侧张力为1~8KN,轧制速度为150~500m/min,轧制力为300~450N,弯辊力为

5~8MPa;(3)表面处理:步骤(2)中轧制后的铜箔依次进行电解脱脂、酸洗以及镀铜、镀镍、镀锌、镀铬处理,最后得到压延铜箔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铜箔母材进行5道次轧制,分别为:1)第一道次压下率为20~50%,总入侧张力为3~6KN,总出侧张力为6~8KN,轧制速度为150~300m/min,轧制力为400~500N,弯辊力为2~8MPa;2)第二道次压下率为25~40%,总入侧张力为3.5~4.5KN,总出侧张力为4~5.3KN,轧制速度为200~350m/min,轧制力为400~550N,弯辊力为0~5MPa;3)第三道次压下率为20~35%,总入侧张力为2.0~3.5KN,总出侧张力为2.8~3.8KN,轧制速度为250 ~400m/min,轧制力为350~500N,弯辊力为

2~3MPa;4)第四道次压下率为20~33%,总入侧张力为1.5~2.5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超佟庆平陈宾张春阳赵天胜郝正明黑晓龙朱月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正锐山东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