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并产生更多废弃物,使得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垃圾分类处理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也促进了资源的再生利用,从而造福于子孙后代。垃圾处理是否妥当有效,会影响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当下人们对于垃圾分类并不是非常重视,这就需要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种类的垃圾桶来辅助人们,进行垃圾的正确分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通过该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机械化的将垃圾放置到指定的桶内,从而有效的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处理。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包括支撑框架、内置垃圾桶、机身板、舵机转动机构和识别控制机构;所述支撑框架为长方体框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包括支撑框架、内置垃圾桶、机身板、舵机转动机构和识别控制机构;所述支撑框架为长方体框架;所述机身板设置在长方体框架的六个侧面上,且前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用于投放垃圾;所述内置垃圾桶对应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内部,且其内部通过十字隔板均匀分隔为四个区域;所述舵机转动机构对应设置在内置垃圾桶上方;所述识别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顶部前侧,并与投放垃圾的开口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板包括外拉门框板、折叠扇叶、外拉门、上支撑架、外板和底垫;所述外拉门框板对应固定在支撑框架的前侧面,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投放垃圾的矩形开口,中下部区域设置有与内置垃圾桶对应的外拉门,所述外拉门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折叠扇叶与外拉门框板连接,使得外拉门可以自由转动,便于内置垃圾桶的进出;所述上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框架的顶部;所述底垫固定在支撑框架底部,用于承托内置垃圾桶;所述外板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的左右及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门框板、外拉门和外板均为亚克力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奎,刘春江,马龙,杨佳豪,戚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