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49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智能分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连接有控制箱、转动盘、显示面板、图像识别组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控制箱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传送带组件和中央处理器,转动盘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连接有垃圾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同时转动连接有投递板,投递板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和破碎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图像识别组件对垃圾进行识别分类,转动盘旋转既完成垃圾桶的选择,还使得垃圾桶内的垃圾被摇匀;传送带组件传送垃圾,投递板向下运动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压实、转动倾斜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使得垃圾桶内的堆积的垃圾叠放整齐、压实,解决了垃圾桶利用率低的问题。解决了垃圾桶利用率低的问题。解决了垃圾桶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智能分选
,具体为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垃圾焚烧、卫生填埋、堆肥处理三种方式。垃圾焚烧与填埋处理相比,具有占地小、场地易选择、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但是燃烧废气与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卫生填埋虽然控制了垃圾渗液和填埋气体但还是存在占地广、处理时间长的缺点。堆肥处理只适用于厨余垃圾。三种主流垃圾处理方式均没有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存在极大的资源浪费。我国的垃圾有很多是具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可回收垃圾,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将会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益;而且,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以及国家环保相关政策的推行,垃圾分类已成为一项公民基本任务。
[0003]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结构上看,它包括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运输、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垃圾分类回收四个环节。实现垃圾分类处理需从源头做起,垃圾自动分类收集是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但目前对于垃圾分类由于人们对于垃圾的具体类别(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的判断不够准确,导致垃圾的分类紊乱,而对于可回收垃圾的分选也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效率低。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公开号:CN110884791A)公开了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视觉垃圾分类系统,包括传送带、第一光电开关传感器、垃圾托盘、滑轨、摄像头、第二光电开关传感器、智能垃圾桶、NVIDIA机器学习平台和STM32控制器;所述垃圾托盘安装于滑轨上,实现垃圾托盘沿滑轨的移动;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垃圾投放口连接,另一端与垃圾托盘连接;第一光电开关传感器安装在传送带与垃圾托盘连接的一端的边缘,用于检测垃圾是否从传送带上掉落至垃圾托盘;所述摄像头通过支架放置于智能垃圾桶的前方,摄像头用于采集垃圾图像;每个智能垃圾桶的桶口位置均安装有第二光电开关传感器,第二光电开关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的容量情况;所述传送带、第一光电开关传感器、滑轨、第二光电开关传感器均与STM32控制器连接;STM32控制器与NVIDIA机器学习平台连接;摄像头与NVIDIA机器学习平台连接。
[0005]上述方案通过摄像头采集垃圾图像,利用中央控制器识别垃圾的类别后,控制传送带实现垃圾分离,控制滑轨将垃圾准确投入相应的智能垃圾桶中。但该装置在利用传送带将垃圾进行分离和滑轨将其投入对应垃圾桶时,每次垃圾的运动轨迹均相同,导致各个垃圾桶内的垃圾始终同一位置,垃圾出现重叠堆积,使得垃圾桶的利用率低。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分类后进入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摇匀、压实,使其叠放整齐、实在,以提高垃圾桶利用率的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利用图像识别组件对垃圾识别分类后,放置垃圾桶的转动盘旋转使得对应类别的垃圾桶处于投递板的下侧,既可以完成垃圾桶的选择,还可以使得垃圾桶内的垃圾被摇匀;传送带组件将垃圾传送至投递板上,投递板向下运动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压实,然后投递板转动倾斜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如此重复,使得垃圾桶内的堆积的垃圾叠放整齐、压实,解决了垃圾桶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连接有控制箱和转动盘,所述控制箱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传送带组件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上侧连接有多个放置板,多个所述放置板均连接有垃圾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送带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基座还连接有显示面板、图像识别组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图像识别组件设于所述传送带组件的正上方以识别垃圾的类别,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同时转动连接有投递板,所述投递板的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投递板设于所述传送带组件回转部切向的下方,靠近所述传送带组件的垃圾桶设于所述投递板的正下方,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运行,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其运行的控制面板。
[0009]基础技术方案的原理:图像识别组件识别垃圾的类别,识别到垃圾的类别后,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转动盘发生转动,使得放置对应垃圾的垃圾桶处于投递板的下侧,第二电机转动带动传送带组件转动完成对垃圾的传送,由于投递板设于传送带组件回转部切向的下方,垃圾掉出传送带组件后作平抛运动落在投递板上,连接投递板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同时升长,利用投递板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压实,压力传感器检测投递板与垃圾之间的压力大小,到达设定压力后表示对垃圾的压实完成,压实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回收,最后第一伸缩杆固定,第二伸缩杆收缩,由于投递板同时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此时,投递板以与第一伸缩杆的连接点为轴心发生偏转,使其上侧的垃圾滑出掉落至垃圾桶内,完成对垃圾的分选与投递。
[0010]基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智能分选投递装置结构简单,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垃圾进行识别分类,识别的准确度高,解决了人们对垃圾无法准确分类的问题;获得垃圾的类别后,电机驱动放置垃圾桶的转动盘发生转动以选择对应的垃圾桶盛装垃圾,该过程同时还可以对垃圾进行摇匀,避免垃圾桶内的垃圾在同一位置被不断叠放;利用传送带组件将垃圾传送至投递板上后,投递板先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压实,后转动投递板进行投放,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有效的压实,然后才投放垃圾,保证了垃圾桶内垃圾的紧凑性,极大的提高了垃圾桶的利用率,而且本装置除了用于生活垃圾分选,还可推广至其他专业领域垃圾分选,如实验室垃圾分类分选等。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所述控制箱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通过带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送带组件通过锥齿轮组件传动连接。
[0012]通过上述设置,垃圾桶内堆积垃圾后整体重量大,利用带传动组件的过载保护机制,可以有效的保护第一电机的使用安全性;利用锥齿轮组传动连接传送带组件,保证了传
动的精准性,便于对整个装置的控制。
[0013]优选地,所述转动盘呈圆盘形,所述放置板有四件,四件所述放置板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盘的四周,所述垃圾桶包括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种。
[0014]通过上述设置,垃圾桶包含日常普遍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种,适用范围广。
[0015]优选地,所述图像识别组件为高清摄像头,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内侧设有视觉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和垃圾分类教学系统,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切换按钮和启动按钮,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识别到的垃圾和常见垃圾分类动画。
[0016]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该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可以采用语音和视觉对垃圾进行分类,使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连接有控制箱和转动盘,所述控制箱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传送带组件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上侧连接有多个放置板,多个所述放置板均连接有垃圾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送带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基座还连接有显示面板、图像识别组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图像识别组件设于所述传送带组件的正上方以识别垃圾的类别,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同时转动连接有投递板,所述投递板的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投递板设于所述传送带组件回转部切向的下方,靠近所述传送带组件的垃圾桶设于所述投递板的正下方,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运行,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其运行的控制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智能分选与投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洁吴正松曹知平李莉吴全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