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28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申请涉及工件自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件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驱动组件、边部夹持组和导向杆组,机架上滑动装配有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来回移动的移动板,移动板上固定有升降动力组件且竖向滑动装配有工件承托模具,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板滑动,升降动力组件用于驱使工件承托模具自由升降,边部夹持组设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周边。本申请中工件承托模具有效防止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因自重而下垂变形,有效防止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的一端翘起、另一端下坠,导向杆组可以防止工件在升降时晃动,边部夹持组对工件的周边具有良好的夹持固定作用,有利于工件精准加工或者稳定转移。转移。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件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自动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钣金工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目前的汽车行业,其车身大部分是由多个金属钣金工件拼接而成,而且大部分钣金工件都是为异形结构,例如图2所示的一种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其整体呈现为长条状,在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定位加工的前提时,在某些工位先将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固定,然后稳定转移至下一个加工工位。
[0003]目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固定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的方式一般为:在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的周边设计多个夹具,沿着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的周边,通过多个夹具夹紧多个点位,以实现对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的夹持固定。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0005]由于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的形状不是标准形状,会存在多处凹凸不平的情况,而且整个长度比较长,仅采用上述常规方式进行夹持固定,很容易导致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歪斜或者错位,不利于工件精准加工或者稳定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件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转移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且包括机架(300),机架(300)上设置有第一工位(31)、第二工位(32)、驱动组件(400)、边部夹持组(500)和导向杆组,所述机架(300)上滑动装配有在所述第一工位(31)和所述第二工位(32)之间来回移动的移动板(700),所述移动板(700)上固定有升降动力组件(800)且竖向滑动装配有工件承托模具(200),所述驱动组件(400)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700)滑动,所述升降动力组件(800)用于驱使所述工件承托模具(200)自由升降,所述边部夹持组(500)设于所述第一工位(31)和所述第二工位(32)的周边且用于夹持固定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的周边,所述导向杆组用于限制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在升降时晃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夹持组(500)设置有多个且环绕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的周边布置,所述边部夹持组(500)包括夹持气缸(51)和夹持板(52),所述夹持气缸(51)用于驱使所述夹持板(52)朝向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组包括多根导杆(600)且环绕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的周边布置,所述导杆(600)的底部贴合于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的外周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0)为水平布置的、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杆滑台模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动力组件(800)为竖向布置的气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承托模具(200)包括托板(21),所述托板(21)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托板(21)上设置有中部支撑结构(22)和两组边部支撑结构(23),两组所述边部支撑结构(23)分别用于支撑长条状异形钣金工件(100)的两端底部,所述中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武南愈易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