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20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包括以下组分:炭黑、乙炔黑、石墨粉、纳米碳管、硫酸钠、红丹、短纤维、铅粉、稀硫酸、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沿用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加入的添加剂不仅提高了循环性能,还解决了铅膏的导电率并加快了化成效率,极大的节约了能耗并有效的延长正极板的软化问题,延长电池循环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行业内技术生产的小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为了提高性能和循环能力,在和膏过程中加入导电纤维和碳材料提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循环寿命,且安全性能较好,然而碳材料虽然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但含量超出一定范围就会吸水导致无法均匀的分散在铅粉中,从而影响蓄电池的循环性能,且在化成过程中正板不易化透,造成报废,本专利技术不仅提高循环性能,还可以增加化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循环性能和质量。
[0004]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红丹(Pb3O4)、碳材料、导电纤维、4BS及硫酸钠,红丹作为铅膏的组成部分,但较少的红丹不足以提高化成进度,当固化干燥后的生极板中红丹含量是总膏量的60%左右时,铅膏中的β

PbO2还保持未反应的状态,因此加快了化成进度,在化成时正极铅膏中含有α

PbO2仍能保证正极的结构稳定,加入碳纤维或石墨纤维提高了化成速率,使正极活性物质的的孔率增大,以提高正极铅膏利用率,增加4BS晶核以提高4BS的转化效率,从而在化成阶段增加α

PbO2/β

PbO2的比值,α

PbO2比β

PbO2的利用率低,因此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α

PbO2支撑骨架的机构时间更长从而使得电池更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但也因此会使额定容量偏低,硫酸钠在化成期间会流向电解液,因此会提高铅膏的孔率,提高4%

6%的容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添加剂,包括碳材料、导电纤维、4BS(四碱式硫酸铅),以下简称4BS,及硫酸钠,按照质量百分比,铅膏配方推荐碳材料1%、导电纤维0.1%、4BS1.5

2%、硫酸钠2%、铅粉73

78%、去离子水8

10%、酸(1.4g/ml)8

9%、红丹5%。其中碳材料是炭黑、石墨烯、纳米碳管、石墨粉、活性炭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06]铅膏制备方法如下:将75%氧化度的铅粉和纤维加入和膏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

6min,加入碳材料(粒径大于300目)、4BS、红丹及硫酸钠均匀搅拌,加入水进行湿混合搅拌3

4min,最后加入1.4g/ml密度的硫酸溶液继续搅拌20

25min制得正极铅膏,出膏温度不得超过50℃,干混交班时添加剂可任意的顺序加入和膏机中均匀混合,得到视密度为4.25g/cm
³
的铅膏。为了充分发挥4BS材料的性能,4BS和铅粉的质量百分比最好介于1.2%

1.4%之间。最后将正极铅膏在涂膏机上均匀的涂在板栅合金上,固化干燥后的到生极板,组装加酸化成制得循环性能高的的蓄电池。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沿用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加入的添加剂不仅提高
了循环性能,还解决了铅膏的导电率并加快了化成效率,极大的节约了能耗并有效的延长正极板的软化问题,延长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与普通电池12V6Ah的15min恒功率循环曲线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0]实例1选取碳材料1%、导电纤维0.1%、4BS1.5%、硫酸钠2%、铅粉73.5%、去离子水8%、酸(1.4g/ml)9%、红丹5%一次按照一定顺序加入小型和膏机中进行干混合搅拌5

6min,加入适量水继续搅拌3

4min,之后加入1.4g/ml酸密度的硫酸溶液继续搅拌20

25min,最终通过加水或者超时搅拌得到铅膏视密度为4.25g/cm
³
,最后涂板干燥固化得到正板活性物质的生极板,组装加酸内化成得到电池。测试得到的循环测试见附图。
[0011]实例2选取碳材料1%、导电纤维0.1%、4BS2%、硫酸钠2%、铅粉73%、去离子水8%、酸(1.4g/ml)9%、红丹5%一次按照一定顺序加入小型和膏机中进行干混合搅拌5

6min,加入适量水继续搅拌3

4min,之后加入1.4g/ml酸密度的硫酸溶液继续搅拌20

25min,最终通过加水或者超时搅拌得到铅膏视密度为4.25g/cm
³
,最后涂板干燥固化得到正板活性物质的生极板,组装加酸内化成得到电池。测试得到的循环测试见附图。
[0012]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碳材料1%、导电纤维0.1%、四碱式硫酸铅1.5

2%、硫酸钠2%、铅粉73

78%、去离子水8

10%、酸(1.4g/ml)8

9%、红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是炭黑、石墨烯、纳米碳管、石墨粉、活性炭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粒径为300目以上,所述铅粉氧化度为75%
±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丹中氧化铜含量低于0.002%。4.一种铅酸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亚杰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