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钾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正极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钾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早在20世纪70年代,锂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池几乎同时进行研究,由于当时研究条件的限制,相比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近些年来才逐渐发展。锂离子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势,但是,锂金属资源的匮乏以及分布不均,导致其生产成本昂贵,这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相比之下,钠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分布均匀,且价格低廉,近些年受到了研究人员们的广泛关注。并且钠与铝不会形成合金,铝箔可以同时作为钠离子电池正负极的集流体,替代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侧使用的铜箔集流体。然而,不同于锂离子电池中成熟的三元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体系中还未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正极材料,实现安全稳定的长循环。
[0003]传统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普鲁士蓝类和有机类等。其中,氧化物类主要包括层状结构氧化物和隧道结构氧化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钾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亚铁氰化钾、钾源化合物和螯合剂在水中混合均匀,得到A溶液;将锰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钴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和铜源化合物在水中混合均匀,得到B溶液;B)将所述B溶液滴入所述A溶液中,反应后离心并烘干,得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钾源化合物选自硝酸钾、乙酸钾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硝酸锰、乙酸锰、氯化锰和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铁源化合物选自硝酸亚铁和/或氯化亚铁;所述钴源化合物选自硝酸钴和/或乙酸钴;所述镍源化合物选自硝酸镍和乙酸镍;所述铜源化合物选自硝酸铜和乙酸铜;所述螯合剂选自柠檬酸钾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铁氰化钾和钾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钴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彦,代军义,姚雨,马明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