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02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器本体、循迹行走小车,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安装在所述循迹行走小车的顶部,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包括外壳、风扇扇叶、电机、出风网格板、进风网格板以及空气净化组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命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循迹行走小车带动空气净化器本体移动到任意位置进行空气净化作业,用户无需购买多台空气净化器即可实现在多个房间进行空气净化,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组件具有可拆卸的优点,方便用户清洗或者更换,且空气净化效果比现有技术更佳。且空气净化效果比现有技术更佳。且空气净化效果比现有技术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间净化
,更具体而言是指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在日常生活使用越来越普遍,常见的空气净化器一般都是平底,也有带有滑轮的,通常都是通过电源线连接市电,因此空气净化器在工作的时候是无法自行移动,只能定位在某一特定位置对空气进行净化,因此在一些特定场合,比如房间多的家庭需要来回搬运空气净化器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空气净化或者需要购买多个空气净化器,带来很多的不便、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现有的空气净化性能还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度提升空气净化效果、组装方便、能够自行移动的空气净化器。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器本体、循迹行走小车,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安装在所述循迹行走小车的顶部,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包括外壳、风扇扇叶、电机、出风网格板、进风网格板以及空气净化组件,所述出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端,所述进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端,所述电机固定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风扇扇叶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所述空气净化器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进风网格板与所述电机之间的所述外壳内。
[0005]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通过螺栓对接在一起,所述前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前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前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前壳体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中,所述后壳体设置有入风口,所述进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入风口的前端,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入风口内,所述后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容置空间。
[0006]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甲醛过滤网、HEPA网、活性炭网、静电除尘网、初级过滤网、负离子发生装置及集尘盒,所述甲醛过滤网、HEPA网、活性炭网、集尘盒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入风口内,所述静电除尘网、初级过滤网分别固定在所述集尘盒的内部,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网与所述初级过滤网之间。
[0007]所述入风口外围的所述后壳体中设置有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苯气体检测传感器。
[0008]所述循迹行走小车包括车体、两个主动行走轮以及一个万向轮,所述两个主动行走轮对称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每一个主动行走轮均与一个驱动马达传动连接。
[0009]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供电单元、控制模块、三维视觉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充电接头,所述第一蓄电池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
第二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循迹行走小车上,所述充电接头安装在所述循迹行走小车上,所述充电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第二蓄电池连接。
[0010]所述电机、负离子发生装置、控制模块、三维视觉单元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驱动马达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
[0011]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容置空间内,其包括主控芯片、语音识别模块以及WiFi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主壳芯片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驱动马达电连接。
[0012]所述三维视觉单元包括上AI摄像头以及下AI摄像头,所述上AI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下AI摄像头固定在所述循迹行走小车的车体前端,所述上AI摄像头、下AI摄像头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上AI摄像头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下AI摄像头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命令本技术的循迹行走小车带动空气净化器本体移动到任意位置进行空气净化作业,用户无需购买多台空气净化器即可实现在多个房间进行空气净化,而且本技术的空气净化组件具有可拆卸的优点,方便用户清洗或者更换,且空气净化效果比现有技术更佳。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0015]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循迹行走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参考图1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空气净化器本体10、循迹行走小车20,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10安装在所述循迹行走小车20的顶部,通过所述循迹行走小车20带动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10行走。
[0022]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10包括外壳11、风扇扇叶12、电机13、出风网格板14、进风网格板15以及空气净化组件16,所述出风网格板1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11的前端,所述进风网格板1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11的后端,所述电机13固定所述外壳11的内部,所述风
扇扇叶12与所述电机13的电机轴固定,所述空气净化器组件16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进风网格板15与所述电机13之间的所述外壳11内。通过所述电机13驱动所述风扇扇叶12运转,空气通过进风网格板15进入,通过空气净化组件16净化后通过出风网格板14对外排出,上述空气净化组件16的可拆卸性能,方便用户更换空气净化组件。
[002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子当中,所述外壳11包括前壳体111、后壳体112,所述前壳体111与所述后壳体112通过螺栓对接在一起,所述前壳体111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架113,所述电机13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113上,所述前壳体1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114,所述前壳体1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115,所述前壳体111设置有出风口116,所述出风网格板1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风口116中,所述后壳体112设置有入风口117,所述进风网格板1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入风口117的前端,所述空气净化组件16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入风口117内,所述后壳体1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容置空间118。
[0024]所述空气净化组件16包括甲醛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器本体、循迹行走小车,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安装在所述循迹行走小车的顶部,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包括外壳、风扇扇叶、电机、出风网格板、进风网格板以及空气净化组件,所述出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端,所述进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端,所述电机固定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风扇扇叶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所述空气净化器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进风网格板与所述电机之间的所述外壳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通过螺栓对接在一起,所述前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前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前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前壳体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中,所述后壳体设置有入风口,所述进风网格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入风口的前端,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入风口内,所述后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容置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甲醛过滤网、HEPA网、活性炭网、静电除尘网、初级过滤网、负离子发生装置及集尘盒,所述甲醛过滤网、HEPA网、活性炭网、集尘盒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入风口内,所述静电除尘网、初级过滤网分别固定在所述集尘盒的内部,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网与所述初级过滤网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外围的所述后壳体中设置有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空气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飞谢志强涂德优马林炜贺怡嘉李国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