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94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2
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包括坐底装置本体;坐底靴,沿垂直方向滑动插接在坐底装置本体下端;海水泵,位于空腔顶壁上用于将外界海水引入空腔内;弹簧安装座,连接于海水泵下端,且弹簧安装座内开设有方便海水流动的安装座流道;导向装置,通过第一弹簧可伸缩的连接在弹簧安装座下端;环形锁钩,固定于导向装置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离底时,采用坐底靴底部注高压水模式,通过抵消负孔隙水压力的方式来减小吸附力,当坐底靴底部注高压水后若吸附力仍然过大,不能满足离底条件,则坐底靴自动脱离,可最大程度避免装置结构受到破坏,极大程度保障了坐离底时潜器结构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潜器结构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潜器坐底装置
,尤其是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海潜器在海底有坐底的需求,在海底土质中坐底,既要保证深海结构物不会发生下陷失稳,也要保证潜器离底时正浮力能够克服吸附力完成上浮。国内现有深海潜器的质量和坐底负浮力均相对较小,坐底装置的底面积设计值较小,离底时需要克服的吸附力也较小,故能安全实现坐离底,不需要针对坐底装置采取特殊的防吸附措施。
[0003]但对于质量较大、坐底负浮力也较大的深海潜器,为避免发生下陷失稳,坐底装置底面积尺寸设计值较大,较大的坐底装置底面积会使深海结构物离底时承受较大的吸附力,深海潜器提供的正浮力将不足以克服吸附力完成上浮,对潜器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为避免离底时吸附力过大,设计了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装置,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底装置本体(1),所述坐底装置本体(1)沿底壁向上开设有垂直的空腔;坐底靴(9),沿垂直方向滑动插接在坐底装置本体(1)下端并用于罩住空腔,且坐底靴(9)内开设有与空腔相贯通并能将海水引出的出口流道(904);海水泵(2),位于空腔顶壁上用于将外界海水引入空腔内;弹簧安装座(3),连接于海水泵(2)下端,且弹簧安装座(3)内开设有方便海水流动的安装座流道(301);导向装置(7),通过第一弹簧(6)可伸缩的连接在弹簧安装座(3)下端,海水泵(2)上开设有方便海水流动的导向孔(701);以及,环形锁钩(8),固定于导向装置(7)下端,并根据受力大小确定是否与坐底靴(9)进行脱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底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收口设置的插接口(101),且插接口(101)滑动插接在坐底靴(9)上开设的环形内壁上,且插接口(101)和坐底靴(9)的插接处设置有O型圈(9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底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与海水泵(2)相贯通的第一进水流道,且第一进水流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吸附及应急摆脱深海潜器坐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底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与空腔相贯通的第二进水流道,第二进水流道上设置第一过滤器(5),以及仅保证进水的进水单向阀(4)。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雪龙雷张万良蒋竹凌胡浩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