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86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抓棉机构,壳体内安装有输送腔室,所输送腔室下部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相对转动的第一抓棉辊和第二抓棉辊,第一抓棉辊和第二抓棉辊上分别设有与辊体轴向垂直的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第一抓棉齿以棉辊轴心为圆心均匀顺时针蜗旋分布,第二抓棉齿以棉辊轴心为圆心均匀逆时针蜗旋分布。通过相对转动的第一和第二抓棉辊,配合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以及泵体将碎棉源源不断的送进纵向从下到上变小的喇叭形输送腔室,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均侧向以一齿向左倾斜另一齿向右倾斜交替分布,交替分布的齿可以增大抓取面积,其向左倾斜的倾斜角度与向右倾斜的倾斜角度相同,角度相同让其更加有序的进入输送腔室,形成不断的棉流。形成不断的棉流。形成不断的棉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棉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抓棉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往复式抓棉机是整条清梳联生产线工艺流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往复抓棉机可作各种动作如往复、升降、转向等智能化抓棉,抓棉机主要作用是对原棉和纤维进行抓取和开松,以便在清梳流程中使原料得到充分的混合、使纤维再生条中线密度均匀,从而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其加工的对象主要是扎棉厂或化纤制造厂运来的原料包,其主要任务是把原料包中压紧的纤维块松解成较小的纤维束,同时避免纤维的损伤和杂质的碎裂,清除原料中大部分的杂质和疵点以及部分短绒,同时避免可纺纤维的损耗以及使不同成分、不同等级的原料充分混合,保证成纱质量的均匀一致。
[0003]但是,现有的往复抓棉机的抓棉结构过于简单,都是单辊输送,辊轴不断旋转抓取齿不断抓取,虽然电机转动力可控但是抓取之后由于棉絮过于轻巧,而且单方向的抓取齿产生向上输送的力就十分有限,而且是斜向上,这时主要依靠泵体产生吸力来完成向上输送,于是要求泵体的功率大,消耗较大的电能,所以现有的抓棉机对于输送效率和节约能源来说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棉机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抓棉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输送腔室,所述输送腔室下部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相对转动的第一抓棉辊和第二抓棉辊,所述第一抓棉辊和第二抓棉辊上分别设有与辊体轴向垂直的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所述第一抓棉齿以第一抓棉辊轴心为圆心均匀顺时针蜗旋分布,所述第二抓棉齿以第二抓棉辊轴心为圆心均匀逆时针蜗旋分布。
[0007]所述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均侧向以一齿向左倾斜另一齿向右倾斜交替分布,其向左倾斜的倾斜角度与向右倾斜的倾斜角度相同。
[0008]所述向左倾斜形成的α角角度为75
°‑
80
°
,所述向右倾斜形成的β角角度为75
°‑
80
°
,两者倾斜角度相同。
[0009]所述第一抓棉辊和第二抓棉辊下端均设有托架,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的最低端低于托架。
[0010]所述输送腔室的形状为纵向从下到上变小的喇叭形。
[0011]所述输送腔室包括依次相连的弧形段、斜线段和直线段相连而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抓棉机构,通过相对转动的第一抓棉辊和第二抓棉辊,配合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以及泵体将碎棉源源不断的送进纵向从下到上变小的喇叭形输送腔室,第一抓棉齿和第二抓棉齿均侧向以一齿向左倾斜另一齿向右倾斜交替分布,交替分布的齿可以增大抓取面积,其向左倾斜的倾斜角度与向右倾斜的倾斜角度相同,
角度相同让其更加有序的进入输送腔室,形成不断的棉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抓棉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抓棉齿的主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抓棉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

4所示的一种抓棉机构,该机构针对散棉前期成条的输送抓取机构,其机构包括壳体1,包围在抓棉机构外部,防止棉屑乱飞,影响操作车间环境和人体健康;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输送腔室2,通过从底部抓取向上进入输送腔室2再进入成型机构,所述输送腔室2下部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相对转动的第一抓棉辊3和第二抓棉辊4,向上的同一方向不断输送进入输送腔室2,所述第一抓棉辊3和第二抓棉辊4上分别设有与辊体轴向垂直的第一抓棉齿5和第二抓棉齿6,其连接方式为焊接或一体成型或齿套套接方式;所述第一抓棉齿5以第一抓棉辊3轴心为圆心均匀顺时针蜗旋分布,所述第二抓棉齿6以第二抓棉辊4轴心为圆心均匀逆时针蜗旋分布,这样两股棉流合流向同一方向不断向上流动,在壳体1外连接管路,管路上连接有泵体提供向上的吸力使得棉流不断向上。
[0019]所述第一抓棉齿5和第二抓棉齿6均侧向以一齿向左倾斜另一齿向右倾斜交替分布,交替分布的齿可以增大抓取面积,其向左倾斜的倾斜角度与向右倾斜的倾斜角度相同,角度相同让其更加有序的进入输送腔室2。
[0020]所述向左倾斜形成的α角角度为75
°‑
80
°
,所述向右倾斜形成的β角角度为75
°‑
80
°
,两者倾斜角度相同,角度太大影响抓取力以及抓取速度。
[0021]所述第一抓棉辊3和第二抓棉辊4下端均设有托架7,提供抓棉辊的支撑力,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抓棉齿5和第二抓棉齿6的最低端低于托架7,具体抓棉齿往下探出多少尺寸以其能够顺利快速抓取为准。
[0022]所述输送腔室2的形状为纵向从下到上变小的喇叭形,所述输送腔室2包括依次相连的弧形段21、斜线段22和直线段23相连而成,越往上的开口越小,在相同的额定力下,越小的单位面积其吸力越大,意味着以更快的速度向上流动。
[0023]本实施例的原理为:通过相对转动的第一抓棉辊3和第二抓棉辊4,配合第一抓棉齿5和第二抓棉齿6以及泵体将碎棉源源不断的送进纵向从下到上变小的喇叭形输送腔室2,第一抓棉齿5和第二抓棉齿6均侧向以一齿向左倾斜另一齿向右倾斜交替分布,交替分布的齿可以增大抓取面积,其向左倾斜的倾斜角度与向右倾斜的倾斜角度相同,角度相同让其更加有序的进入输送腔室2,形成不断的棉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输送腔室(2),所述输送腔室(2)下部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相对转动的第一抓棉辊(3)和第二抓棉辊(4),所述第一抓棉辊(3)和第二抓棉辊(4)上分别设有与辊体轴向垂直的第一抓棉齿(5)和第二抓棉齿(6),所述第一抓棉齿(5)以第一抓棉辊(3)轴心为圆心均匀顺时针蜗旋分布,所述第二抓棉齿(6)以第二抓棉辊(4)轴心为圆心均匀逆时针蜗旋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棉齿(5)和第二抓棉齿(6)均侧向以一齿向左倾斜另一齿向右倾斜交替分布,其向左倾斜的倾斜角度与向右倾斜的倾斜角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抓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左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诺盈胜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