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对于阳极供电体侧与阴极供电体侧的氢压力差具有良好的耐压强度。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包括:电化学电池,包括阳极供电体、阴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阴极供电体之间的电解质膜、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上的阳极隔板及配置于所述阴极供电体上的阴极隔板;氢气引入构件,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阳极隔板之间且用以将氢气引入所述电化学电池;以及保护构件,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氢气引入构件之间,所述电化学氢增压装置通过在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阴极供电体之间通电,而以电化学方式对供给至所述阳极供电体的所述氢气加压,以在所述阴极供电体产生压力高于所述氢气的氢气。气。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化学氢增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氢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可确保对于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的存取,正在进行与对能源的效率化作贡献的电化学升压电池中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有关的研究开发。可是,在与电化学氢增压装置有关的技术中,若无法确保电化学氢增压装置中的结构对于阳极侧与阴极侧的氢压力差的耐压强度,则其耐用性有疑虑。因此,有必要对电化学氢增压装置进行改良以克服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对于阳极供电体侧与阴极供电体侧的氢压力差具有良好的耐压强度。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包括:电化学电池,包括阳极供电体、阴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阴极供电体之间的电解质膜、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上的阳极隔板及配置于所述阴极供电体上的阴极隔板;氢气引入构件,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阳极隔板之间且用以将氢气引入所述电化学电池;以及保护构件,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氢气引入构件之间,所述电化学氢增压装置通过在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阴极供电体之间通电,而以电化学方式对供给至所述阳极供电体的所述氢气加压,以在所述阴极供电体产生压力高于所述氢气的氢气。
[000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构件具有氢流道,所述氢流道用以将来自所述氢气引入构件的所述氢气供应至所述阳极供电体。
[000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化学氢增压装置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阳极供电体,所述氢流道包括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沿着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边界配置。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氢气引入构件具有氢出口,所述氢出口用以将所述氢气往所述阳极供电体排出,所述多个通孔对应于所述氢出口。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氢出口沿着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边界形成为弧形,每一所述多个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氢出口的宽度。
[0009]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中,在阳极供电体与氢气引入构件之间增设了保护构件,保护构件可保护阳极供电体不受阴极供电体侧与阳极供电体侧之间的氢压力差的影响。从而,本技术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对于阳极供电体侧与阴极供电体侧的氢压力差具有良好的耐压强度。
[001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2]图2是图1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的部分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0013]图3是图1的保护构件的俯视图;
[0014]图4是图2的氢气引入构件的俯视图;
[0015]图5示出图1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中的氢气流路;
[0016]图6示出图2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中的氢气流路。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00:电化学氢增压装置;
[0019]110:电化学电池;
[0020]112:阳极供电体;
[0021]1121:阳极隔板;
[0022]1122:支撑构件;
[0023]114:阴极供电体;
[0024]1141:阴极隔板;
[0025]116:电解质膜;
[0026]120:氢气引入构件;
[0027]120a:氢出口;
[0028]130:保护构件;
[0029]130a:氢流道;
[0030]H:通孔;
[0031]P:氢气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的部分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100包括电化学电池110及氢气引入构件120。电化学电池110包括阳极供电体112、阴极供电体114、配置于阳极供电体112与阴极供电体114之间的电解质膜116、配置于阳极供电体112上的阳极隔板1121及配置于阴极供电体114上的阴极隔板1141。氢气引入构件120配置于阳极供电体112与阳极隔板1121之间且用以将氢气引入电化学电池110。
[0033]电化学氢增压装置100通过在阳极供电体112与阴极供电体114之间通电,而以电化学方式对供给至阳极供电体112的氢气加压,以在阴极供电体114产生压力高于所述氢气的氢气。电化学氢增压装置的详细作用方式为本领域已知,于此不加以赘述。
[0034]本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100还包括保护构件130,保护构件130配置于阳极供电体112与氢气引入构件120之间。通过在阳极供电体112与氢气引入构件120之间增设保护构件130,可借由保护构件130保护阳极供电体112不受阴极供电体114侧与阳极供电体112侧之间的氢压力差的影响。从而,本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100对于阳极供电体112侧与阴极供电体114侧的氢压力差具有良好的耐压强度。此外,保护构件130在电化学氢增压装置100中亦具有支撑作用以将电化学氢增压装置100中的各构件维持在适当位置。
[0035]图3是图1的保护构件的俯视图。请参考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构件130具有氢流道130a。氢流道130a用以将来自氢气引入构件120的氢气供应至阳极供电体11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100还包括支撑构件1122,支撑构件1122支撑阳极供电体112,而保护构件130的氢流道130a包括多个通孔H,这些通孔H沿着阳极供电体112与支撑构件1122之间的边界配置,以使来自氢气引入构件120的氢气通过这些通孔H而在阳极供电体112与支撑构件1122之间的边界处供给至阳极供电体112。
[0036]图4是图2的氢气引入构件的俯视图。图5示出图1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中的氢气流路。图6示出图2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中的氢气流路。请参考图2及图4,本实施例的氢气引入构件120具有氢出口120a,保护构件130的通孔H对应于氢出口120a,氢出口120a用以将氢气通过氢出口120a而往阳极供电体112排出,如图5及图6的氢气流路P所示。
[0037]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氢气引入构件120的氢出口120a沿着阳极供电体112与支撑构件1122之间的边界形成为弧形。并且,保护构件130的每一通孔H的直径例如小于氢出口120a的宽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氢出口120a及通孔H可为其他适当形式,本技术不对此加以限制。
[0038]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中,在阳极供电体与氢气引入构件之间增设了保护构件,保护构件可保护阳极供电体不受阴极供电体侧与阳极供电体侧之间的氢压力差的影响。从而,本技术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对于阳极供电体侧与阴极供电体侧的氢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化学电池,包括阳极供电体、阴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阴极供电体之间的电解质膜、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上的阳极隔板及配置于所述阴极供电体上的阴极隔板;氢气引入构件,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阳极隔板之间且用以将氢气引入所述电化学电池;以及保护构件,配置于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氢气引入构件之间,所述电化学氢增压装置通过在所述阳极供电体与所述阴极供电体之间通电,而以电化学方式对供给至所述阳极供电体的所述氢气加压,以在所述阴极供电体产生压力高于所述氢气的氢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氢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具有氢流道,所述氢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多彻,菅井智,二宫玲,稲西谅亮,依田顺,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