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84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涉及建筑型材技术领域,包括上楼板和下楼板,上楼板和下楼板之间设有抗震组件,下楼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立板,其中一个立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另一个立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横板,横板与凹槽相匹配,两个立板的另一侧均设有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该楼板承重增加时,上楼板所受的压力使得两个滑杆分别沿着两个滑孔滑动,两个滑杆下滑后挤压两个第二减震器,同时三个基座的高度下降使得六个活动杆转动,六个活动杆转动后使得六个滑板分别在六个滑槽的内壁滑动,六个滑板分别挤压六个第一减震器,进而通过可对该楼板因承重变化带来的压力进行缓冲,以提高该楼板的抗震效果。以提高该楼板的抗震效果。以提高该楼板的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板,特别涉及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属于建筑型材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楼板是建筑施工中一种常见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减少施工时长,往往会提前预制一些工件,将建筑楼板由现场制作转移到工厂内进行提前预制,使用时再将装配式建筑楼板运输到试岗现场。其申请号为“CN202120152574.6”所公开的“一种可减少支撑件的建筑楼板”,其“通过安装托架将桁架连接于楼板表面,提高建筑楼板本体承重能力,有效减少建筑楼板下部所需支撑件;楼板通过安装托架稳固连接桁架,焊接点位少,安装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适合批量加工生产的优点”,经再一步检索发现,其中申请号为“CN202020239237.6”所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解决了现有现浇混凝土空腔楼板预制构件功能单一,同时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但是该上述公开技术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0003]上述两种公开技术中的建筑楼板在使用过程中,楼板内并未设有抗震结构,当房屋出现强烈的震动或摇晃时,面窄身长脆性的楼板易瞬间断裂垮塌,更无法承担起四周碎砖断墙的垮压,进而造成人身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抗震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包括上楼板和下楼板,所述上楼板和下楼板之间设有抗震组件,所述下楼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立板,其中一个所述立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另一个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与凹槽相匹配,两个所述立板的另一侧均设有防护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抗震组件包括三个基座、三个活动轴、六个滑槽、六个滑板、六个铰接座和六个活动杆,三个所述基座均等距固定设置在上楼板的底端,三个所述基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轴,六个所述滑槽分别等距开设在下楼板的顶端,六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六个所述滑板的顶端均固定设有铰接座,六个所述铰接座的顶端均铰接有活动杆,六个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活动轴的两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六个所述滑槽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器,六个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一端分别与六个滑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板的内壁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所述滑孔内壁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减震器,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器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与六个滑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分别与上楼板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护组件均包括阻燃板、消音板、若干个消音孔和若干个消音层,两个所述阻燃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板的另一侧,两个所述阻燃板的一侧均固定设
有消音板,两个所述消音板的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消音孔,若干个消音孔的内壁均固定设有消音层。
[0009]优选的,所述下楼板顶端的两边侧均固定设有抗震板,两个所述抗震板均为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阻燃板均为防火石膏材质制成。
[0011]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消音层均为多孔消音棉材质制成。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当该楼板承重增加而导致自身震动时,上楼板所受的压力使得两个滑杆分别沿着两个滑孔滑动,两个滑杆下滑后挤压两个第二减震器,同时三个基座的高度下降使得三个活动轴和六个活动杆转动,六个活动杆转动后使得六个滑板分别在六个滑槽的内壁滑动,六个滑板分别挤压六个第一减震器,进而通过六个第一减震器和两个第二减震器对该楼板因承重变化带来的压力进行缓冲,以提高该楼板的抗震效果,且两个天然橡胶材质制成的抗震板可进一步提高该楼板抗震效果;
[0014]2、当建筑施工或住户产生噪音时,噪音通过若干个消音孔进入两个消音板的内部,噪音进入多孔消音棉材质制成的若干个消音层后逐步递减,且两个由防火石膏材质制成的阻燃板有效的提高了该楼板的阻燃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楼板;2、下楼板;3、抗震组件;4、立板;5、凹槽;6、横板;7、防护组件;8、抗震板;31、基座;32、活动轴;33、滑槽;34、滑板;35、铰接座;36、活动杆;331、第一减震器;332、滑孔;333、第二减震器;334、滑杆;71、阻燃板;72、消音板;73、消音孔;74、消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包括上楼板1和下楼板2,上楼板1和下楼板2之间设有抗震组件3,下楼板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立板4,其中一个立板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另一个立板4的一侧固定设有横板6,横板6与凹槽5相匹配,两个立板4的另一侧均设有防护组件7;
[0023]下楼板2顶端的两边侧均固定设有抗震板8,两个抗震板8均为天然橡胶材质制成,通过两个天然橡胶材质制成的抗震板8可进一步提高该楼板抗震效果。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还包括有抗震组件3,抗震
组件3包括三个基座31、三个活动轴32、六个滑槽33、六个滑板34、六个铰接座35和六个活动杆36,三个基座31均等距固定设置在上楼板1的底端,三个基座3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轴32,六个滑槽33分别等距开设在下楼板2的顶端,六个滑槽3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34,六个滑板34的顶端均固定设有铰接座35,六个铰接座35的顶端均铰接有活动杆36,六个活动杆36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活动轴32的两侧固定连接;
[0025]六个滑槽33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器331,六个第一减震器331的一端分别与六个滑板34固定连接,两个立板4的内壁均开设有滑孔332,两个滑孔332内壁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减震器333,两个第二减震器333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杆334,两个滑杆334分别与六个滑孔332滑动连接,两个滑杆334的顶端分别与上楼板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0026]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首先当该楼板承重增加而导致自身震动时,上楼板1所受的压力使得两个滑杆334分别沿着两个滑孔332滑动,两个滑杆334下滑后挤压两个第二减震器333,同时三个基座31的高度下降使得三个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包括上楼板(1)和下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楼板(1)和下楼板(2)之间设有抗震组件(3),所述下楼板(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立板(4),其中一个所述立板(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另一个所述立板(4)的一侧固定设有横板(6),所述横板(6)与凹槽(5)相匹配,两个所述立板(4)的另一侧均设有防护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组件(3)包括三个基座(31)、三个活动轴(32)、六个滑槽(33)、六个滑板(34)、六个铰接座(35)和六个活动杆(36),三个所述基座(31)均等距固定设置在上楼板(1)的底端,三个所述基座(3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轴(32),六个所述滑槽(33)分别等距开设在下楼板(2)的顶端,六个所述滑槽(3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34),六个所述滑板(34)的顶端均固定设有铰接座(35),六个所述铰接座(35)的顶端均铰接有活动杆(36),六个所述活动杆(36)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活动轴(32)的两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楼板,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滑槽(33)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器(331),六个所述第一减震器(331)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超王太富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九巨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