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39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包括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主板上设有连接机构和对插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滑块,所述主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所述主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抵触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内安装有两个触电板,所述触电板的顶端设有触点,所述触点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所述触点和触电板之间抵触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顶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主板的内部;能够在搭建好楼板的同时完成电力输送组件的安装,减少施工步骤工序,缩短工期。缩短工期。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漏板预制件,具体为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属于建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0003]基于3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建筑用的楼板也开始采用此技术进行制作,然而,传统的3D打印制作的楼板在搭建完成后还须人工开槽埋藏电缆,无法在制作同时搭建好电力输送组件,延长建筑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能够在搭建好楼板的同时完成电力输送组件的安装,减少施工步骤工序,缩短工期。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主板上设有连接机构和对插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滑块,所述主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所述主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抵触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内安装有两个触电板,所述触电板的顶端设有触点,所述触点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所述触点和触电板之间抵触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顶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主板的内部,所述限位块和第一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凸块内开设有卡槽,所述凸块的底端设有两个触块。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呈半圆弧状,所述凸块的底端和第一滑块的顶端圆弧度相同,所述卡槽尺寸大于限位块外轮廓尺寸。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加强板,两个所述主板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焊接有横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挂件,所述挂件卡合在主板上,多个所述横板之间穿插有多个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呈倾斜角度设置,且所述加强管内部中空,所述横板和主板之间填充有填充物。
[0008]优选的,所述对插机构包括密封板,所述主板的顶端设有多个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端设有两个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安装在主板内部,所述弹簧片分别和触块以及触电板电性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对插机构包括滑槽,所述密封板的底端开设有两组滑槽,每组所述滑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呈对称设置,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
密封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
[0010]优选的,所述对插机构包括操作块,所述操作块上连接有滑板,所述操作块和滑板均滑动连接主板上,所述操作块和其中一个第二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楼板进行安装时,只需摆正楼板的位置,将第二块楼板企口卡合到第一块楼板的侧边,同时需要注意将第二块楼板上的主板上的凸块卡合到第一滑块上,凸块可将两个不同的主板卡合到一起,保证两者连接牢固,凸块接触到第一滑块后继续压迫,使第一弹簧收缩同时第一滑块往底端移动,则凸块卡合到主板的端部更加深入,卡合的效果更好,使得两块楼板之间衔接的效果更加牢固,凸块上设有两个触块,第一滑块上对应的设置有两个触点,凸块在接触第一滑块的同时,触点同时卡合到触块上,在重力作用下,触点的底端滑动接触到触电板,从而可接通触电板、触点和触块,方便电力顺着主板的搭建而同时完成铺设,避免后期开槽走管等繁琐的装修步骤,节省工期,第第一滑块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一连杆带动限位块移动,使限位块卡合到凸块上的卡槽内,避免凸块意外脱离主板,进一步的提高安装牢固度,提高楼板之间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所示的凸块、卡槽和触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2所示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1所示的对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图1所示的B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主板,2、支撑机构,21、横板,22、填充物,23、挂件, 24、加强管,25、加强板,3、连接机构,31、第一滑块,32、第一弹簧, 33、触点,34、第二弹簧,35、触电板,36、限位块,37、第一连杆,38、凸块,39、卡槽,39a、触块,4、对插机构,41、弹簧片,42、密封板, 43、滑槽,44、第二滑块,45、第二连杆,46、第三连杆,47、操控块, 48、第四连杆,49、滑板,49a、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8所示,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包括主板1,所述主板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板1之间设有支撑机构2,所述主板1上设有连接机构3和对插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滑块31,所述主板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1,且所述主板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38,所述第一滑块31的底端抵触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滑块31内安装有两个触电板35,所述触电板35的顶端设有触点33,所述触点33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1,所
述触点33和触电板35之间抵触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一滑块31的一侧顶端设有限位块36,所述限位块36滑动连接主板1的内部,所述限位块36和第一滑块3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7,所述凸块38内开设有卡槽39,所述凸块38的底端设有两个触块39a。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滑块31的顶端呈半圆弧状,所述凸块38的底端和第一滑块31的顶端圆弧度相同,所述卡槽39 尺寸大于限位块36外轮廓尺寸。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加强板25,两个所述主板1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板25,所述加强板25上焊接有横板21,所述加强板25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挂件23,所述挂件23卡合在主板1 上,多个所述横板21之间穿插有多个加强管24,所述加强管24呈倾斜角度设置,且所述加强管24内部中空,所述横板21和主板1之间填充有填充物22。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对插机构4包括密封板42,所述主板1的顶端设有多个密封板42,所述密封板42的底端设有两个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包括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板(1)之间设有支撑机构(2),所述主板(1)上设有连接机构(3)和对插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滑块(31),所述主板(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1),且所述主板(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38),所述第一滑块(31)的底端抵触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滑块(31)内安装有两个触电板(35),所述触电板(35)的顶端设有触点(33),所述触点(33)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1),所述触点(33)和触电板(35)之间抵触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一滑块(31)的一侧顶端设有限位块(36),所述限位块(36)滑动连接主板(1)的内部,所述限位块(36)和第一滑块(3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7),所述凸块(38)内开设有卡槽(39),所述凸块(38)的底端设有两个触块(39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31)的顶端呈半圆弧状,所述凸块(38)的底端和第一滑块(31)的顶端圆弧度相同,所述卡槽(39)尺寸大于限位块(36)外轮廓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建造的楼板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加强板(25),两个所述主板(1)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板(25),所述加强板(25)上焊接有横板(21),所述加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飞孙浚博王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