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式过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649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盒式过滤组件,属于过滤领域,解决了滤膜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和密封堆叠于二者间的过滤单元,盒式过滤组件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与流体入口连通的上游腔,过滤单元包括支撑板和密封固定于支撑板两端的滤膜,支撑板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上游腔连通,支撑板与其两端的滤膜围成与流体出口连通的下游腔,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孔区和分散区,主孔区与流体入口对应连通,分散区从主孔区向滤膜侧边所在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流体过滤,提高滤膜的实际利用率,尤其是滤膜的边缘区域的利用率提高,盒式过滤组件整体的过滤速率也得到提高。式过滤组件整体的过滤速率也得到提高。式过滤组件整体的过滤速率也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盒式过滤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领域,特别是一种盒式过滤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技术专利CN216825674U公开一种过滤组件,其包括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和密封堆叠于二者间的多个过滤元件,其中,过滤元件包括支撑板和密封固定于其两端面的滤膜,滤膜呈平铺状且延伸方向和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平行,滤膜定位于上游腔室中,支撑板具有与滤膜的下游表面和下游腔室均连通的滤液排出通道。支撑板具有与滤膜的下游表面连通的滤液排出通道,与第一过孔和第三过孔连通的第一通孔及与第二过孔和第四过孔连通的第二通孔、与第五过孔和第六过孔连通的第三通孔。其中,第二通孔与滤液排出通道连通,第一过孔和第三过孔作为待过滤液的入口,第二过孔和第四过孔作为滤液的出口,第五过孔和第六过孔作为排气口。待过滤液经第一过孔和第三过孔流入后,经正对的第一通孔通向各支撑板两端面的滤膜的上游表面,得到的滤液到达滤膜的下游表面,经滤液排出通道、第二通孔流向第二过孔和第四过孔。
[0003]该过滤组件中,支撑板的第一通孔相对于滤膜来说,尺寸是比较小的,并且,第一通孔大致位于滤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盒式过滤组件,包括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和密封堆叠于二者间的过滤单元,盒式过滤组件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与流体入口连通的上游腔,过滤单元包括支撑板和密封固定于支撑板两端的滤膜,支撑板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上游腔连通,支撑板与其两端的滤膜围成与流体出口连通的下游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孔区和分散区,主孔区与流体入口对应连通,分散区从主孔区向滤膜侧边所在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区延伸呈条孔状结构且延伸方向与滤膜靠近第一通孔的边缘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孔区包括朝向滤膜的开放部,开放部的宽度不小于主孔区中心处的宽度,分散区从开放部的至少一侧向外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区远离主孔区的端部与滤膜的侧边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区从主孔区的两侧对称向外延伸,第一通孔在支撑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W1不小于滤膜靠近第一通孔的边缘的宽度W2的一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用于密封固定滤膜的支撑区和位于支撑区外围的第一布孔区、第二布孔区,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布孔区内,分散区位于第一布孔区内靠近支撑区的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式过滤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陈玉道张艳黄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