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渗透膜组件、滤芯及净水机
[0001]本申请涉及净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组件、滤芯及净水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滤芯中一般包括平板膜组件,平板膜组件包括多个平板膜、纯水导流布、浓水隔网以及中心管,其中平板膜包括彼此贴合的支撑层和脱盐层,两个相邻的平板膜的脱盐层通过打胶的方式粘接,形成第一流道;相邻的两个过滤单元中的脱盐层通过打胶的方式粘接形成第二流道,浓水隔网设置在第一流道中,纯水导流布设置在第二流道。之后将多个平板膜、纯水导流布以及浓水隔网绕中心管卷制,形成柱状的平板膜组件。
[0003]在将具有柱状的平板膜组件的滤芯安装在净水机上时,相邻的两个滤芯无法完全贴合,这使得相邻的两个滤芯之间的具有缝隙,此部分缝隙无法应用,使得净水机的空间利用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组件、滤芯及净水机,以解决在将具有柱状的平板膜组件的滤芯安装在净水机上时,净水机的空间利用率较差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反渗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多个反渗透膜单元,所述多个反渗透膜单元沿第一方向堆叠呈长方体状,所述反渗透膜单元折叠,以使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第一流道,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第二流道;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包括支撑层和脱盐层,所述第一流道为废水与原水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纯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废水与原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所述脱盐层连接,以使所述脱盐层围设出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原水入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与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纯水流道,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对应的所述支撑层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纯水出口,所述纯水出口与所述纯水流道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流道为纯水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废水与原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纯水流道,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所述支撑层连接,以使所述支撑层围设出纯水出口,所述纯水出口与所述纯水流道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废水与原水流道,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对应的所述脱盐层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围设出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原水入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与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为纯水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废水与原水流道时,在一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中,对应所述纯水流道在第二方向上两端处,所述支撑层连接,以封闭所述纯水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纯水流道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被所述支撑层限定,对应所述纯水流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处,所述支撑层围设出所述纯水出口;对应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处,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对应的脱盐层围设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两者中的一者为废水出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两者中的另一者为原水进口,对应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处,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对应的脱盐层连接,以封闭所述纯水流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为废水与原水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纯水流道时,在一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中,对应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在第二方向上第一端处,所述脱盐层连接;对应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处,所述脱盐层的部分连接,所述脱盐层的另一部分围设出第一开口;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在第三方向上第一端被所述脱盐层限定,对应所述废水与原水流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第二端处,所述脱盐层围设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两者中的一者为废水出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两者中的另一者为原水进口;对应所述纯水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所对应的所述支撑层连接,以封闭所述纯水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社军,曹铭津,张椿林,张鸣戈,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芯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