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53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10)具备:蓄电元件(20);第一配线(65a),其与蓄电元件(20)电连接;线束板(50),其保持第一配线(65a);第一连接器(85),其与第一配线(65a)连接,位于线束板(50)的中央部,且可装拆外部配线。线。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3月12日、申请号为201880017957.3、专利技术名称为“蓄电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蓄电元件且在该蓄电元件上电连接外部导电部件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3]以往,存在监测具备一个以上的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的状态的监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有具备与蓄电池电连接的高压侧连接器及与上位的微控制器连接的低压侧连接器的电池监测装置。在该电池监测装置中,在俯视时,在壳体的相互相对的边上配置有高压侧连接器及低压侧连接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56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例如,在具备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上连接上述电池监测装置等外部装置的情况下,外部配线等外部导电部件与该蓄电元件电连接,但对这种蓄电装置要求具有高安全性。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蓄电装置。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第一配线,其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配线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第一配线;第一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一配线连接,位于所述配线保持部件的中央部,且可装拆外部配线。
[0012]另外,本专利技术之一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
[0013]第一蓄电单元,其具有蓄电元件、与所述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连接的母线、以及外包装体;
[0014]第一导电部件,其与所述第一蓄电单元连接,
[0015]所述外包装体具有:
[0016]凸部,其由与所述母线相对配置的外表面突出而成;
[0017]凹部,其由与所述凸部邻接配置的外表面凹陷而成,
[0018]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在所述凹部。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蓄电装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2]图2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分解后的各构成要素的第一分解立体图。
[0023]图3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分解后的各构成要素的第二分解立体图。
[0024]图4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配线的布局的俯视图。
[0025]图4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配线的布局的俯视图。
[0026]图5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的线束板的局部的立体图。
[0027]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盖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8]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盖体及其周围结构的剖面图。
[0029]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盖体及其周围结构的剖面图。
[0030]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电池包)的第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0031]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电池包)的第二结构例的俯视图。
[0032]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蓄电装置的盖体及其周围结构的剖面图。
[0033]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蓄电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与电池监测装置等外部装置连接的蓄电装置上也设有用于与外部配线连接的连接器。因为该连接器是蓄电装置和外部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点,所以在蓄电装置用于电动汽车(EV)等移动体的驱动或起动而搭载于移动体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该蓄电装置免受冲击等的影响。特别是与蓄电装置具有的蓄电元件电连接的连接器要求具有高安全性。
[0035]因此,在将与蓄电元件电连接的连接器像例如上述现有电池监测装置那样配置于壳体(蓄电装置的外包装体)的端部的情况下,连接器容易受到冲击。
[0036]本专利技术之一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第一配线,其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配线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第一配线;第一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一配线连接,位于所述配线保持部件的中央部,且可装拆外部配线。
[0037]根据该结构,与蓄电元件电连接的第一配线在保持于配线保持部件的状态下装设于蓄电装置。因此,例如,在制造(组装)蓄电装置时,能够将第一配线在保持于配线保持部件的状态下装配于蓄电装置。由此,例如,第一配线不易被夹入部件之间等。例如,与第一配线的移动自由度高的情况进行比较时,发生第一配线的断线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降低。进而,通过第一连接器位于配线保持部件的中央部,在诸如搭载有蓄电装置的移动体发生了碰撞事故的情况下,可降低与蓄电元件处于通电状态的第一连接器的损伤可能性。即,可抑制由第一连接器受到损伤引起的外部短路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这样,本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可装拆外部配线的连接器,是安全性高的蓄电装置。
[0038]蓄电装置也可以还具备:第二配线,其是比所述第一配线还低的电压用的配线,保持于所述配线保持部件;第二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二配线连接,位于所述配线保持部件的端部。
[0039]根据该结构,如上所述,例如在发生了碰撞事故等时降低了损伤高电压用第一连接器的可能性的蓄电装置中,可确保外部配线向位于配线保持部件的端部的低电压用第二
连接器装拆的容易度。
[0040]在此,在因搭载有蓄电装置的移动体与物体发生了碰撞、或强制进行外部配线相对于连接器的装拆等而对连接器施加了过大的外力的情况下,连接器会受到损伤。在连接器受到了损伤的情况下,会产生不能正确地确认蓄电装置的状态或发生外部短路等安全上的问题。
[0041]在蓄电装置中,对于施加较高电压的第一连接器,可降低碰撞事故等非常时的损伤可能性。在该蓄电装置中,对于施加较低电压的第二连接器,可降低外部配线的装拆时(外部配线的安装时及拆卸时中的至少一方)的损伤可能性。由此,可得到安全性高的蓄电装置。
[0042]在蓄电装置中,所述配线保持部件也可以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将所述第一配线及所述第二配线在第一区域内限制在沿与所述蓄电元件及所述配线保持部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位置。
[0043]根据该结构,例如在配线保持部件配置于蓄电元件上的情况下,因为至少在第一区域内,第一配线及第二配线两者未上下重叠,所以可抑制上下方向的尺寸增加。在配置有覆盖配线保持部件的罩等的情况下,由被罩按压引起的第一配线或第二配线的断线的可能性降低。
[0044]蓄电装置还可以具备从与所述蓄电元件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配线保持部件的外包装体,在所述外包装体上,在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低面部,该低面部形成比其他部分更接近所述配线保持部件的外表面。
[0045]根据该结构,在外包装体中,利用例如由凹陷部分即低面部形成的空间,能够配置外部配线,或者配置控制基板等电气设备。即,既可确保蓄电装置的安全性,又可实现蓄电装置周边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00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蓄电单元,其具有蓄电元件、与所述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连接的母线、以及外包装体;第一导电部件,其与所述第一蓄电单元连接,所述外包装体具有:凸部,其由与所述母线相对配置的外表面突出而成;凹部,其由与所述凸部邻接配置的外表面凹陷而成,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在所述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具有与所述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相对配置的第一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配置在与不同的两个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相对配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配置在与同一蓄电元件的两个电极端子相对配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具有与不同的两个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连接的两个端子连接部和配置在所述两个端子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凸部具有与所述中间部相对配置的第二凸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第三凹部,该第三凹部与所述两个端子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端子连接部相对配置,比所述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喜弘小野慎平岩岛泰行长谷川洋松田祐树佐佐木骏渡边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