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52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包括:若干第一支护桩,所述第一支护桩分别位于隧道的两侧;若干第二支护桩,所述第二支护桩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护桩远离隧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护桩与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护桩与第二支护桩的顶部通过连系板连接,以在隧道两侧分别形成门架式支护隔离桩结构;位于隧道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护桩排成一列,其顶部通过冠梁连接;位于隧道同一侧的所述第二支护桩排成一列,其顶部通过冠梁连接,以有效阻隔隧道两侧桩基和基坑施工过程对隧道以及临近土体的扰动;同时通过在第一支护桩和第二支护桩之间设置有三轴搅拌桩墙,防止溶洞中的水流失,使得本方案还适用于岩溶地貌地铁隧道的施工防护。的施工防护。的施工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支护隔离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针对深基坑和桩基施工时,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和防护已经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地铁一侧进行基坑开挖情形,缺少两侧基坑同时开挖对地铁隧道防护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地铁隧道两侧基坑同时开挖时对地铁隧道防护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包括:
[0006]若干第一支护桩,所述第一支护桩分别位于隧道的两侧;
[0007]若干第二支护桩,所述第二支护桩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护桩远离隧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护桩与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位置相对应;
[0008]所述第一支护桩与第二支护桩的顶部通过连系板连接,以在隧道两侧分别形成门架式支护隔离桩结构;
[0009]位于隧道同一侧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第一支护桩,所述第一支护桩分别位于隧道的两侧;若干第二支护桩,所述第二支护桩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护桩远离隧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护桩与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护桩与第二支护桩的顶部通过连系板连接,以在隧道两侧分别形成门架式支护隔离桩结构;位于隧道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护桩排成一列,其顶部通过冠梁连接;位于隧道同一侧的所述第二支护桩排成一列,其顶部通过冠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轴搅拌桩墙;所述三轴搅拌桩墙位于所述第一支护桩与第二支护桩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搅拌桩墙采用搭接式内插型钢的三轴搅拌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搅拌桩墙的位置靠近第二支护桩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网;所述挂网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护桩上。6.一种隧道支护隔离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支护隔离体系,包括以下步骤:钻进施工前提高泥浆的比重来增大液柱压力;增加钻筒高度,用粘土填筑在护筒的四周,逐层进行夯实;于钻筒壁处增设排浆孔数量;钻进施工时采用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秉达龙思丰段伟宁吴奕君王志壮郝瑾陈威羽武智鑫薛荣祥谭颖诗李根李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