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2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可对控制对象进行压力设定和非接触式智能控制。主要由本体、电源电路、控制电路、蠕动泵、传感器及胶管组成。其中,蠕动泵又由电机和凸轮组件构成,在电机带动下的凸轮组件的运动形成正玄运动,实现了对位于其下的胶管内的液体的无接触控制,可设定压力范围,防止注入过量液体,缩短治疗周期。点滴滴注时不再依赖传统的支架,压力自动控制,实现了恒压滴注,除医院,还可广泛用于战地、野外、山区、路途等场合。体积小,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仪器,主要涉及医疗仪器中非直接接触人体的自动智能控制仪器,具体讲是一种医用恒压灌注或滴注的智能控制仪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当今国际上一项先进的整形外科新技术,其原理是在创伤皮肤附近的好皮肤下埋入硅胶扩张器,术后分次注水使扩张器膨胀,好的皮肤面积得以增长和延伸,利用这种多出的“额外”皮肤可以修复其周围因许多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损,采用常规组织扩张法,是用注射器对着阀口打,每隔2-4天打一次,患者需要住院两次,约需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周期长,操作难控制。目前,市场上也可见到从美国、土耳其、新加坡等国进口的灌注仪,是将人工推注液体改进为机械式推进,用一个小电机带动一套机构来实现,在流量控制方面,多为在现有输液的通道上加一个小盒状机箱,内装有控制电路,以控制输液量,其中设置有流量控制,这方面的控制电路,技术上是成熟的,但它没有压力传感器,没有压力检测和反馈,没有实现恒压智能控制。无论是在灌注还是在滴注时,压力过大或过小均会带来一些不良效果,如灌注时压力过大就会造成部分肌体或组织的坏死。为了给癌症晚期病人减轻疼痛美国专利技术了一种注入器,也是用电机带动一套机构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定量地向肌体注入麻药,但也没有测压装置和压力反馈。另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点滴输液器,必须备有两米左右高的输液架,悬挂倒置的液体瓶,使瓶中液体通过胶管,流经针头,注入人体,在胶管的中段,有一金属或塑料的管夹,利用高度压力和管夹来控制液体的速度,没有恒压的智能控制。也没有摆脱悬吊输液的模式。若遇战地、边远山区、灾难急救等场合就多有不便。客观上急需一种能够实现恒压和流量控制,能够自动实时检测且能智能控制的医用恒压灌注仪器。据我们对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新,未发现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的仪器。针对上述现状,为了简化扩张方法和缩短治疗周期,需对皮肤扩张器的注水方法作全新改进,开展持续恒压灌注组织扩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技术的设计人就在从事这方面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专利技术和设计了一种不同于任何传统方式和仪器的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已有技术没有压力监控,压力反馈,不能保证随时恒压工作状态,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压力控制、容量控制和流速控制、实现恒压滴注的,可以设定压力范围,防止液体过量注入,对所输液体不产生污染,可适用于各种场合的体积小,使用方便的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本技术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能够实现压力控制等的医用恒压灌注仪器,主要由本体、电源电路、控制电路、蠕动泵、传感器及胶管组成。本体就是仪器的外壳或称机箱,其前面版上设有显示屏窗和触摸式键盘,其他机构和控制电路等组成部分均按装于本体内,专门设计的蠕动泵又由电机和凸轮组件构成,在电机带动下的凸轮组件的运动形成正玄运动,实现了对位于其下的胶管内的液体的无接触控制,还设置了压力传感器。接在硅胶管扩张器上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进行压力自动控制,实现了恒压滴注。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实施例也融在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本体1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蠕动泵工作图,图3是轮轴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滑块4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本体1、电源电路、控制电路,还包括有蠕动泵、传感器、输液瓶等。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有直流和交流两种配置,其中交流电源为外接电源,也就是交直流变换器,直流电源为可充电电池组,两者都可单独向仪器供电,交直流变换器在向仪器供电的同时通过充电电路向电池组充电。电池组置于本体1之内,蠕动泵、控制电路也均安装于本体1之内,流量传感器纪录目前流量(ml/分)及已注入的总量(ml),压力传感器插座安装于本体1的壁上。压力传感器接在硅胶扩张器上,硅胶扩张器埋于皮下组织并通过胶管5与蠕动泵连接,接收泵来液体。本体1的前面板上设有显示屏窗2和操作键盘9。液晶显示屏窗2用于显示仪器的工作模式、测量状态和压力、流量的大小,工作模式包括有测量、省电、低电压等几种工作模式。触摸式操作键盘9可以直接设置工作压力,实现了恒压控制,使用起来直观、方便。如图1所示,本技术本体1的前面板上有触摸式控制开关组成的键盘9和显示屏窗2,后面板或侧面板上装有插座和开关,包括压力传感器接线插座、外接直流电源插座,侧面板上装有供提携用的背带挂钩和输液瓶挂架等,本体1内安装有蠕动泵、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电路等,本体1主要用于固定和衔接相关功能模块,并构成仪器整体外观。本技术的实现还在于蠕动泵主要包括有电机和泵体,采用直流电机时,增加齿轮减速器。泵体由凸轮组件和胶管5组成,凸轮组件又由若干轮轴3和滑块4组成。如图3所示,轮轴3的投影面上均匀分布有8个拨动杆8,用于悬挂8个滑块4。其分布角度大小由所控流量精度和泵体的体积大小决定。如图4所示,滑块4上设有限位槽,滑块4通过限位槽与轮轴3上的拨动杆8相应配合形成凸轮组件,凸轮组件又与硅胶管5平行安装,通过胶管压板6进行限位和固定,见图2,轮轴3在电机带动下旋转时,带动滑块做直线运动,依次交替,形成整体上的正玄运动,通过挤压硅胶管5,并引起硅胶管5有规律地蠕动,硅胶管5与硅胶扩张器直接衔接。轮轴3上拨动杆8的分布要保证至少有两个拨动杆的轴心位置或运动相位是一致的,这样才能保证在一个运动正周期(电机旋转一周)液体7不会倒流,才能保证泵的效率。由于滑块是连续分布的,电机的旋转引起滑块组的运动呈正玄规律,且位于轮轴两端的两个滑块运动规律一样,因此在电机的带动下,轮轴旋转,滑块运动,引起硅胶管5蠕动,使胶管5内的液体7向一个方向流动。改变电机转向,液体的流动方向跟着改变。这种对液体流向和蠕动的控制方式,不与所输液体7直接接触,避免了液体污染。本技术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地检测扩张器的压力,又通过键盘输入一个适于皮肤生长的设置压力值,由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控制电路进行比较、处理当实测压力值低于设置值时,电机启动,蠕动泵随之工作,向扩张器灌注液体,当实测压力高于或等于设置值时,电机停止转动,停止灌注,这样就保证了扩张器内的液体压力不会对表面皮肤造成损害,可由泵不断补充液体而使压力维持在设定值的范围内,这一范围最有利于皮肤的持续快速生长,而不会有任何损害安全隐患。扩张器中液体的注入量可事先设定,当流量传感器测量流过蠕动泵的液体流量与时间的乘积达到设计容量时,蠕动泵停止工作。流速控制即控制蠕动泵的单位时间流量,通过控制蠕动泵的转速来实现。例如,体积为110×90×60mm3的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压力测量精度为0.05KPa,压力测量范围0~12.00KPa,压力设置范围0~10.00KPa;流量测量精度为2.0ml,流量测量范围0~500ml,流量设置范围0~500ml;设置流速范围2ml/min~10ml/min。输液体7从输液瓶流向胶管5,再流向硅胶扩张器或针头,进而流向人体。本技术处于胶管5的一段上工作,见图2,位于这段胶管上方的凸轮机构的运动,构成了对管内液体的蠕动和泵进。接在硅胶扩张器上压力传感器即时地把压力量反馈给控制电路。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模块式的一体化结构,非接触式压力流量控制的蠕动泵使得本技术不与所输液体直接接触,避免了液体污染,实现了智能化的压力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包括本体(1)、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蠕动泵、传感器,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有直流和交流两种配置,其中直流部分置于本体(1)之内,蠕动泵、控制电路均安装于本体(1)之内,传感器插座安装于本体(1)壁之上,本体(1)的前面板上设有显示屏窗(2)和操作键盘(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开化李江郭树忠艾玉峰杨栓虎肖吉林景蓉
申请(专利权)人: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