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16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肿瘤具有如下化合物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文号为2022122702491480的不具备单一性的审查意见,申请人对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1133295.6提出本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21年9月27日,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海桑果内生真菌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中的应用。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桑果内生真菌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3]根据IUCN的标准,我国20种濒危红树植物中,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和拉氏红树4种植物属于极危等级。但是目前,只有很少量的对海桑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其中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类型丰富多样,有新颖骨架的二聚α

烷基丁内酯类化合物内酯甲素、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倍半萜类、5,8双氧环麦角甾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桑果内生真菌(HSG11

9)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海桑果内生真菌HSG11

9同时制备化合物1

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种子培养基,将上述海桑果内生真菌HSG11

9接入种子培养基,26℃,培养3天得种子培养液;(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26℃恒温静置培养40

45天得发酵物;(3)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物中的发酵液和菌体分离,发酵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2~4次,合并萃取液后减压浓缩得到浸膏;经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1

3;所述海桑果内生真菌HSG11

9的菌种保藏信息: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1年9月8日;保藏编号:CGMCC No.23226;分类命名: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所述化合物1

3的结构如下: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色谱分离的步骤为:将浸膏经过减压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按100:0、90:10、80:20、70:30、60:40,5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飞罗由萍马凯贤李梦甜方娇娇武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