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04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包括B2B冷链网络与B2C冷链网络;B2B冷链网络包括B2C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B2B电子商务平台、原产地冷库、国际/城际冷链物流、本地冷库;B2C冷链网络包括客户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B2C电子商务平台、本地冷库、本地/市内冷链物流、共享冷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可解决冷链断链、食品变质、环保、最后一公里、及时性等难题,有助于构建安全绿色、智慧便捷、畅通高效的冷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有效减少冷冻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冷冻食品市场供给,保障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业的可持续发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链物流
,特别是一种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

技术介绍

[0002]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主要包括以配送蔬菜水果为主的冷藏食品冷链物流和以配送肉类为主的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牛、羊、鸡、鸭、海鲜等肉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各类B2C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也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肉类食品需求提供了便利。上述两大发展趋势,给以配送肉类为主的冷冻食品冷链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肉类易腐的特征,与以配送蔬菜水果为主的冷藏食品冷链物流相比,以配送肉类为主的冷冻食品冷链物流面临着更多制约其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冷冻冷链断链问题、肉类食品变质问题、巨量“泡沫箱+冰袋”带来的环保问题、需客户端协同完成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满足客户端需求的及时性难题、行业标准欠完善与监管难以全程精准覆盖的难题。
[0003]为解决冷冻冷链断链问题,专利CN105424217B提供了一种冷链物流的冷冻温度监测方法,将具有初始形状和初始大小、熔点或凝固点不高于0℃同时不低于冷冻品贮藏规定温度的固体作为冷冻温度监测剂,放在冷冻品包装内或冷冻品货箱内,在冷链物流的运输与储存等所有环节中冷冻品贮藏温度如果上升并超过冷冻温度监测剂的熔点或凝固点,冷冻温度监测剂的全部或部分将从固体转变为液体,从而使其形状或大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据此可判断出该冷冻品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温度超过冷冻品贮藏规定温度,不符合运输或储存要求。
[0004]为解决需客户端协同完成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专利CN208588139U提供了一种共享冷柜,由冷柜柜体、制冷机组系统、冷柜存取监控系统组成;冷柜柜体包含多个冷藏箱、冷鲜箱、冷冻箱,并由箱门控制机构来控制各箱门的打开与关闭;制冷机组系统包含冷藏制冷系统、冷鲜制冷系统、冷冻制冷系统,分别为冷藏箱、冷鲜箱、冷冻箱提供制冷作用;冷柜存取监控系统包含冷柜存取监控计算机、货品图像采集设备;冷柜存取监控计算机与各箱门控制机构连接;送货人通过冷柜存取监控计算机打开箱门并存入货品;收货人输入密码等取货凭证后打开箱门并取出货品。
[0005]为进一步解决冷冻食品冷链物流的冷冻冷链断链问题、肉类食品变质问题、巨量“泡沫箱+冰袋”带来的环保问题、需客户端协同完成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满足客户端需求的及时性难题,并为完善行业标准与提高监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以构建安全绿色、智慧便捷、畅通高效的冷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有效减少冷冻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冷冻食品市场供给,保障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链网络架构包括B2B冷链网络与B2C冷链网络;所述B2B冷链网络包括B2C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B2B电子商务平台、原产地冷库、国际/城际冷链物流、本地冷库,其中所述B2C电子商务平台经所述互联网与所述B2B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订购冷冻货箱的信息,所述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所述原产地冷库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发送冷冻货箱的信息,所述原产地冷库、所述国际/城际冷链物流与所述本地冷库通过B2B物流依序连接,所述B2B物流发送冷冻货箱,所述冷冻货箱内嵌入冷冻温度监测剂并对冷冻货箱的冷冻温度实现全程无缝监测;所述B2C冷链网络包括客户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B2C电子商务平台、本地冷库、本地/市内冷链物流、共享冷柜,其中所述客户端经所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所述B2C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订购冷冻食品的信息,所述B2C电子商务平台与所述本地冷库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配送冷冻包裹的信息,所述本地冷库与所述本地/市内冷链物流、所述共享冷柜通过B2C物流依序连接,所述B2C物流配送冷冻包裹,所述共享冷柜通过客户端自提方式与所述客户端连接。
[0008]所述冷冻货箱的上面或侧面开有冷冻温度监测剂的观察孔;所述冷冻货箱在B2B冷链网络中循环使用。
[0009]所述B2C物流所配送的所述冷冻包裹内嵌入冷冻温度监测剂并对冷冻包裹的冷冻温度实现全程无缝监测。
[0010]所述B2B冷链网络的运行,由客户端需求预测数据与库存数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来高效驱动。
[0011]所述B2C冷链网络的运行,由客户端订单需求来高效驱动,配送模式采用“今晚订购、明早送达”的“夕购朝至”快速配送模式。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可以解决冷冻食品冷链物流的冷冻冷链断链问题、肉类食品变质问题、巨量“泡沫箱+冰袋”带来的环保问题、需客户端协同完成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满足客户端需求的及时性难题,并为完善行业标准与提高监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构建安全绿色、智慧便捷、畅通高效的冷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有效减少冷冻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冷冻食品市场供给,保障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图。
[0014]图中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客户端,2、互联网/移动互联网,3、B2C电子商务平台,4、互联网,5、B2B电子商务平台,6、原产地冷库,7、国际/城际冷链物流,8、本地冷库,9、本地/市内冷链物流,10、共享冷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图。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包括B2B冷链网络与B2C冷链网络。B2B冷链网络包括B2C电子商务平台3、互联网4、B2B电子商务平台5、原产地冷库6、国际/城际冷链物流7、本地冷库8构成;B2C电子商务平台3经互联网4与B2B电子商务平台5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订购冷冻货箱的信息;B2B电子商务平台5与原产地冷库6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发送冷冻货箱的信息;原产地冷库6、国际/城际冷链物流7、本地冷库8通过B2B物流依序连接;B2B物流发送冷冻货箱;冷冻货箱内嵌入冷冻温度监测剂并对冷冻货箱的冷冻温度实现全程无缝监测;冷冻货箱的上面或侧面开有冷冻温度监测剂的观察孔;冷冻货箱在B2B冷链网络中循环使用;原产地冷库6中的冷冻食品由位于原产地的养殖场、牧场、渔场、加工场等生产商、供应商来进行供货。B2C冷链网络包括客户端1、互联网/移动互联网2、B2C电子商务平台3、本地冷库8、本地/市内冷链物流9、共享冷柜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冷冻温度监测剂与共享冷柜的冷冻食品冷链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链网络架构包括B2B冷链网络与B2C冷链网络;所述B2B冷链网络包括B2C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B2B电子商务平台、原产地冷库、国际/城际冷链物流、本地冷库,其中所述B2C电子商务平台经所述互联网与所述B2B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订购冷冻货箱的信息,所述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所述原产地冷库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发送冷冻货箱的信息,所述原产地冷库、所述国际/城际冷链物流与所述本地冷库通过B2B物流依序连接,所述B2B物流发送冷冻货箱,所述冷冻货箱内嵌入冷冻温度监测剂并对冷冻货箱的冷冻温度实现全程无缝监测;所述B2C冷链网络包括客户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B2C电子商务平台、本地冷库、本地/市内冷链物流、共享冷柜,其中所述客户端经所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所述B2C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订购冷冻食品的信息,所述B2C电子商务平台与所述本地冷库通过信息流连接并提交配送冷冻包裹的信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安迪张振宇曾鸣蔡建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