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紧固装置,连接紧固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通过连接紧固装置、环形加热装置和连接螺杆的配合使用,避免试件本体与入射杆和透射杆端面粘接不牢固而发生粘接面断裂的问题,能够确保试件本体从中间位置断裂,试验的成功率明显提高,通过环形加热装置加热,能够明显缩短高强度结构胶的粘接静置时间,从而显著缩短单次试验的准备时间,同时解决了试验后胶体清除不彻底、效率低的问题,加快试验后入射杆和透射杆端面胶体和残余试件本体的清除速度,明显缩短高强度结构胶的清除时间,进而显著提高试验效率。显著提高试验效率。显著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与水、砂、石子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目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试验系统是测试混凝土冲击拉伸力学性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混凝土冲击直接拉伸试验中试件本体的安装、固定和清理存在许多困难,这是制约混凝土冲击直接拉伸试验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有的技术中,主要通过螺纹连接法、挂接法和粘接法三种方法安装试件本体,其中,螺纹连接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和聚合物材料,挂接法用于混凝土材料时测得的反射波误差较大,因此,粘接法成为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材料试验的连接方法。粘接法是通过使用高强度结构胶将试件本体的两端与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试验系统的入射杆和透射杆相连。
[0003]如中国专利CN113390734A所公开的一种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其采用一体化系统,可实现高速拍摄、试件本体冲击与速度采集同时触发,同时可以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技术得到材料的全场历史应变情况,确保了实验结果高精度与结果的正确性,然而在其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1)试件本体端面与拉杆端面的粘接不牢固,试验过程中粘接面发生断裂,导致试验失效;
[0005](2)试件本体粘接完成后通常需要静置24h,待高强度结构胶达到使用强度后方可开展试验,试验效率低下;
[0006](3)试验结束后,拉杆端面的胶体和残余试件本体清除难度大,影响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紧固装置,所述连接紧固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刻度线,所述夹持片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一,所述螺栓一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外侧的所述螺栓一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螺帽一,位于内侧的螺栓一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帽二,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插接有试件本体,所述试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射杆和透射杆,所述连接紧固装置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环形加热装置,所述连接紧固装置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分别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调节螺帽。
[0009]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紧固装置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薄膜。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片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栓一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2]优选的,所述试件本体、入射杆和透射杆之间平行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环形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管组成。
[0014]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将准备好的装置整体水平放置于操作台面上,在连接紧固装置的内侧放置一层薄膜;
[0016]步骤二:将试件本体、入射杆、透射杆置于装置本体的内部,通过俯视方向上两个夹持片之间的条形间隙分别查看试件本体与入射杆、试件本体与透射杆之间的距离,使试件本体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刻度线平齐,入射杆和透射杆的端面可根据注胶的厚度与对应的刻度平齐,两侧保持厚度一致;
[0017]步骤三:先通过螺帽一在螺栓一表面旋转时,旋紧使得两个夹持片靠近,两个装置上的螺帽一要同时旋紧,螺帽二处于旋松状态,使得试件的两端不会被连接紧固装置夹持过紧,即连接紧固装置和试件之间处于在水平方向上能够实现相对滑动的状态,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操作的情况进行调整;
[0018]步骤四:然后通过上方的条形间歇分别对试件的两个端面处注入高强度结构胶,待两侧注胶完成后封闭;
[0019]步骤五:由于螺帽一处于旋紧状态,螺帽二处于旋松状态,则外侧的连接紧固装置分别将入射杆和透射杆夹紧,处于一体状态,在连接螺杆的外壁旋转调节螺帽,此时两个连接块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带动两个连接紧固装置和两个装置本体相互靠近,使入射杆和透射杆分别与试件靠近,装置本体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使入射杆和透射杆对试件本体产生预压力,增强粘接效果,然后把螺帽二旋紧;
[0020]步骤六:同时启动装置本体的加热系统(相当于加热管),对高强度结构胶进行加热,调节温度控制器将温度控制在80℃,静置2h后,取下该装置;
[0021]步骤七:再静置2h,使结构胶达到使用强度,在高强度结构胶的外圈缠绕一圈纤维胶,进一步增强入射杆和透射杆的端面与试件本体的粘接效果,然后进行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
[0022]步骤八:试验结束后,再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将温度控制在200℃
‑
300℃,对高强度结构胶进行高温加热,使胶体融化失效,达到快速清除的效果,以便快速为下一次试验做准备。
[002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连接紧固装置、环形加热装置和连接螺杆的配合使用,避免试件本体端面与入射杆和透射杆端面粘接不牢固而发生粘接面断裂的问题,能够确保试件本体从中间位置断裂,试验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0025]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环形加热装置加热,能够明显缩短高强度结构胶的粘接静置时间,从原来的24h缩短至4h,从
而显著缩短单次试验的准备时间,显著提高试验效率。
[0026]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环形加热装置加热解决了试验后胶体清除不彻底、效率低的问题,加快试验后入射杆和透射杆端面胶体和残余试件本体的清除速度,明显缩短高强度结构胶的清除时间,进而显著提高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31]图中:1、装置本体;2、连接紧固装置;3、夹持片;4、刻度线;5、螺栓一;6、螺帽一;7、螺帽二;8、试件本体;9、入射杆;10、透射杆;11、环形加热装置;12、连接块;13、连接螺杆;14、调节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一:
[0033]请参阅图1
‑
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包括装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紧固装置(2),所述连接紧固装置(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3),所述夹持片(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刻度线(4),所述夹持片(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一(5),所述螺栓一(5)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外侧的所述螺栓一(5)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螺帽一(6),位于内侧的螺栓一(5)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帽二(7),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插接有试件本体(8),所述试件本体(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射杆(9)和透射杆(10),所述连接紧固装置(2)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环形加热装置(11),所述连接紧固装置(2)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两个所述连接块(12)的内部分别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杆(13),所述连接螺杆(13)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调节螺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紧固装置(2)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3)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栓一(5)相适配的螺纹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本体(8)、入射杆(9)和透射杆(10)之间平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热装置(11)采用加热管组成。7.一种混凝土冲击拉伸试验的试件快速装卸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准备好的装置整体水平放置于操作台面上,在连接紧固装置(2)的内侧放置一层薄膜;步骤二:将试件本体(8)、入射杆(9)、透射杆(10)置于装置本体(1)的内部,通过俯视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松,王腾蛟,白二雷,许金余,赵德辉,凌俐云,张智,王志航,夏伟,吕炎,秦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