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和第一输送机构,所述设备外壳右侧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部设置有圆柱耐热钢,所述进料口开口处设置有控量机构,且控量机构上端设置有电机一,并且电机一底部设置有侧向转动机构,所述侧向转动机构左侧设置有往复滑动机构,且往复滑动机构外侧连接有衔接杆,并且衔接杆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左侧设置有分流机构,且分流机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并且第二输送机构底部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构,此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分流,减少人工分类,更加方便操作。更加方便操作。更加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热钢材料输送
,具体为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耐热钢材料是一种在高温下具有较高强度的合金钢,由于其耐高温和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经常被用作制造锅炉、汽轮、石油化工等生产环境下的机械零件,能够很好适应其特殊环境,在耐热钢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锻炼、铸造和热处理这三个阶段,当热处理完毕后就需要将产品进行输送,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打包,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产品输送设备,无需人工搬运,能够直接运输到指定位置,方便快捷;目前市场上的输送设备主要是由电机带动驱动辊转动,驱动辊和从动辊外部绕着传送带,使得传动带被带动移动,从而将热处理完成的耐热钢材料水平移动到指定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能够快速完成运输,而且输送过程较为平缓,不会损坏到耐热钢材料;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耐热钢材料的产品输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直径大小的不同,但是输送设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分类,需要后期人工手动分类,无法实现自动化分流,增加了劳动难度,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在输送设备进料口没有设置控量机构,过多的耐热钢材料进入到可分流的输送设备中容易导致输送设备堵塞,影响正常运作,需要耗费时间进行维修,耽误较长时间。
[0003]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耐热钢材料的产品输送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耐热钢材料的产品输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直径大小的不同,但是输送设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分类,需要后期人工手动分类,无法实现自动化分流,增加了劳动难度,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在输送设备进料口没有设置控量机构,过多的耐热钢材料进入到可分流的输送设备中容易导致输送设备堵塞,影响正常运作,需要耗费时间进行维修,耽误较长时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和第一输送机构,所述设备外壳右侧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部设置有圆柱耐热钢,所述进料口开口处设置有控量机构,且控量机构上端设置有电机一,并且电机一底部设置有侧向转动机构,所述侧向转动机构左侧设置有往复滑动机构,且往复滑动机构外侧连接有衔接杆,并且衔接杆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左侧设置有分流机构,且分流机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并且第二输送机构底部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设备外壳左侧固定连接着进料口,且进料口底部呈倾斜状,所述设备
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且第一输送机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并且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一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分流机构,而且分流机构背面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分流机构上端侧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控量机构包括有挡板、限位块、辅助弹簧、驱动杆和转筒,且挡板外侧连接有限位块,并且挡板上端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外侧设置有辅助弹簧,所述驱动杆上端可以在转筒凹槽内滑动,且凹槽呈连续梯形闭环结构,并且转筒的凹槽最高点可以让驱动杆带动挡板完全移动到开口上端。
[0008]优选的,所述转筒上端设置有侧向转动机构,且侧向转动机构包括有齿轮一、蜗杆一和支撑板,并且齿轮一设置在转筒上端,所述齿轮一左侧啮合有蜗杆一,且蜗杆一背面通过轴承连接着支撑板,并且支撑板固定在设备外壳上端,所述蜗杆一前端设置有往复滑动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往复滑动机构包括有转动杆、连杆、滑动块、限位框和连接柱,所述转动杆一侧铰链连接着蜗杆一,所述转动杆另一侧铰链连接着连杆,且连杆另一侧铰链连接着滑动块,并且滑动块设置在限位框外部,所述限位框底部固定有连接柱。
[0010]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外侧底部连接有衔接杆,且衔接杆底部连接着冷却机构,并且冷却机构包括有长板、马达和冷却风扇,所述衔接杆底部固定连接着长板,且长板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冷却风扇,并且每个冷却风扇上端都设置有马达,所述衔接杆可以在设备外壳上端预设的滑动槽内部来回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有固定轴、分流板和过滤孔,且固定轴固定在设备外壳内壁,所述固定轴左侧连接有分流板,且分流板上设置有两个过滤孔,并且过滤孔大小可以让小直径的圆柱耐热钢通过,所述分流板在初始状态下与第一输送机构之间没有缝隙。
[0012]优选的,所述分流板背面设置有推动机构,且推动机构包括有电机二、蜗杆二、齿轮二、固定板、丝杆、伸缩筒、套筒和长杆,并且电机二输出轴与蜗杆二相互连接,所述蜗杆二上端啮合有齿轮二,且齿轮二左侧连接有丝杆,并且丝杆外侧螺纹连接有伸缩筒,而且伸缩筒呈方形,所述伸缩筒设置在套筒内部,且套筒设置方形槽口,并且套筒背面通过长杆固定在设备外壳内,所述套筒通过转轴与齿轮二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通过圆柱耐热钢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设备外壳内部,落在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可以带动圆柱耐热钢向左移动,让圆柱耐热钢与分流板接触,分流板设置有小直径的圆柱耐热钢可以通过的过滤孔,而且在初始状态下分流板旋转到右侧最大幅度,分流板与第一输送机构底部没有空隙,此时小直径的圆柱耐热钢落到了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继续向左运动,带动小直径的圆柱耐热钢运送到出口处,当红外传感器长时间感应到检测范围内物体没有发生移动时,则说明大直径的圆柱耐热钢与分流板接触,堵住过滤孔,此时就会启动电机二旋转,电机二带动蜗杆二旋转,蜗杆二与齿轮二相互啮合,齿轮二旋转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外部螺纹连接着伸缩筒,而且伸缩筒外部设置套筒,套筒设置了与伸缩筒形状一致的方形通道,使得伸缩筒向右水平运动,伸缩筒通过铰链连接着分流板,能够让分流板绕着固定轴旋转,此时分流板与第一输送机构底部产生空隙,空隙逐渐扩大让大直径的圆柱耐热钢落下,正好被第三输送机构接住,输送到左侧的出口,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发生位移时,就会立刻启动电机二反转,使得分流板与第一输送机构底部没有空隙,避免接下
来掉落的小直径的圆柱耐热钢掉落到第三输送机构,使得输送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分流,减少人工分类,更加方便操作。
[0014]2、通过在进料口设置有挡板,启动电机一,电机一会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外侧设置有连续梯形闭环结构的凹槽,凹槽内部可以让驱动杆在内滑动,当转筒旋转就会带动驱动杆上下升降,转筒底部连接着挡板,挡板跟随着限位块的移动方向上下运动,使得进料口的开口处来回的开关,从而让圆柱耐热钢可以间歇进入到设备外壳内部,方便控制单次进入量,避免堵塞,同时也可以保证分流精度,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流输送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流输送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向转动机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侧向转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控量机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衔接杆与往复滑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包括设备外壳(1)和第一输送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右侧设置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内部设置有圆柱耐热钢(3),所述进料口(2)开口处设置有控量机构(4),且控量机构(4)上端设置有电机一(5),并且电机一(5)底部设置有侧向转动机构(6),所述侧向转动机构(6)左侧设置有往复滑动机构(7),且往复滑动机构(7)外侧连接有衔接杆(8),并且衔接杆(8)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9),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左侧设置有分流机构(12),且分流机构(12)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14),并且第二输送机构(14)底部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左侧固定连接着进料口(2),且进料口(2)底部呈倾斜状,所述设备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10),且第一输送机构(10)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14),并且第二输送机构(14)和第一输送机构(10)之间设置有分流机构(12),而且分流机构(12)背面设置有推动机构(13),所述分流机构(12)上端侧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量机构(4)包括有挡板(401)、限位块(402)、辅助弹簧(403)、驱动杆(404)和转筒(405),且挡板(401)外侧连接有限位块(402),并且挡板(401)上端连接有驱动杆(404),所述驱动杆(404)外侧设置有辅助弹簧(403),所述驱动杆(404)上端可以在转筒(405)凹槽内滑动,且凹槽呈连续梯形闭环结构,并且转筒(405)的凹槽最高点可以让驱动杆(404)带动挡板(401)完全移动到开口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405)上端设置有侧向转动机构(6),且侧向转动机构(6)包括有齿轮一(601)、蜗杆一(602)和支撑板(603),并且齿轮一(601)设置在转筒(405)上端,所述齿轮一(601)左侧啮合有蜗杆一(602),且蜗杆一(602)背面通过轴承连接着支撑板(603),并且支撑板(603)固定在设备外壳(1)上端,所述蜗杆一(602)前端设置有往复滑动机构(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耐热钢材料的产品分流输送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韩继涛,高雨明,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上冶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