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77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母粒,包括重量百分组分:抗菌防霉剂5%~10%,分散剂0.2%~0.4%,抗氧剂0.2%~0.4%,PET树脂89.2%~91.6%,其中的抗菌防霉剂由以下质量份组分制成:纳米氧化锌5~10份,三氯生5~10份,甲壳素10~20份和玻璃载银8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防霉母粒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性能并且耐温长效,且该母粒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在与聚酯塑料复合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相容性,对聚酯塑料原有的性能无影响。对聚酯塑料原有的性能无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PET片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聚酯高分子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包装袋,玩具,涤纶,无纺布等,及在家电、汽车、通信、医疗等行业也有相关应用。聚酯高分子制品在日常频繁使用中,会使产品的外表面就会受到污染,并且常与人体或食物接触。尤其在高频率的使用条件下,更易滋生或繁殖各种有害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成为一个疾病传播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0003]鉴于上述因素,近些年,国内外对聚酯高分子塑料产品的抗菌防霉功能科研逐渐增多,其主要通过在普通塑料中添加抗菌剂的方法获得。而大部分抗菌剂仅对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霉菌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在现有技术中,如一种抗菌耐老化PET片材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2210305906.9),通过使用亲水涂层季铵化N,N

二甲基乙二胺作为抗菌剂,这类抗菌产品具有的抗菌效果,但对霉菌的抑制作用弱,对大多数霉菌都无抑制作用,且以涂层作为抗菌功能添加途径,会使得抗菌时效性大大降低;如一种防雾抗菌PET片材(专利申请号:202111241255.3),通过使用内加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该专利虽大大延长了抗菌效果的时效性,但依然无法兼顾防霉的效果,且纳米二氧化钛会影响PET片材原有的透明度与雾度。
[0004]因此,开发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PET塑料树脂复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抗菌防霉效果好且不影响产品力学性能及透明性的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透明抗菌防霉母粒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其特征在于含有5~10wt%的抗菌防霉剂,所述的抗菌防霉剂由以下质量份组分制成:
[0009][0010]本专利技术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组分:
[0011][0012]本专利技术中,抗菌防霉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0013]将玻璃载银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纳米氧化锌混合均匀为透明混合样,待混合样冷却后,再于530℃
±
5℃进行二次加热6
±
0.5h,待冷却后,将混合样研磨成200目以上的粉体,再将粉体与粉体状三氯生和甲壳素混合均匀,干燥。
[0014]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20~30nm,颗粒越细,更容易起到抗菌作用。
[0015]制备抗菌防霉剂过程中,玻璃载银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200℃
±
10℃。该温度下,纳米氧化锌均匀镶嵌于玻璃载银结构间,玻璃载银与纳米氧化锌的混合样为透明无色。其中,三氯生、甲壳素起到谱抗菌作用,玻璃载银的体系大大延长抗菌时效性,嵌入的纳米氧化锌对大多数霉菌有抑制效果效,因纳米氧化锌和玻璃载银的特殊镶嵌,解决了纳米氧化锌本身对聚酯材料力学性能及透光率造成的影响。最后,抗菌防霉剂的干燥条件为45
±
3℃、抽真空环境下干燥2小时即可。
[0016]本专利技术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中,分散剂为油酸酰胺与硬脂酸镁按质量比2:1混合的混合物。该分散剂可将上述抗菌防霉剂均匀地分散在PET树脂中,从而使抗菌防霉剂发挥最优性能。
[0017]本专利技术中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0018]本专利技术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9]a.将PET树脂置于100~120℃空气循环烘箱中,烘干6~8小时,除去PET中的水分,水分含量控制在200ppm以下;
[0020]b.将分散剂、抗氧剂、抗菌防霉剂和PET树脂放入高速搅拌机以转速3500~4000r/min搅拌均匀为混合料;
[0021]c.将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80~260℃温度下经过熔融混炼挤出、冷却、造粒即可。
[0022]其中,分散剂为油酸酰胺与硬脂酸镁按质量比2:1混合的混合物。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的制备,采用有机及无机抗菌剂混合使用,使其同时具有有机抗菌剂的广谱、高效的杀菌性能及无机抗菌剂的耐温、长效等特点,且该母粒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在与聚酯塑料复合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相容性,对聚酯塑料原有的性能无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
[0026][0027]其中的抗菌防霉剂由以质量份计的纳米氧化锌5~10份,三氯生5~10份,甲壳素10~20份和玻璃载银80~60份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0028]将玻璃载银于1200
±
10℃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纳米氧化锌混合均匀为透明混合样,待混合样冷却后再于530℃
±
5℃进行二次加热6
±
0.5h,待冷却后,将混合样研磨成200目以上的粉体,再将粉体与粉体状三氯生和甲壳素混合均匀,在温度45
±
3℃、抽真空环境下,干燥2小时制得;
[0029]其中的分散剂为油酸酰胺与硬脂酸镁按质量比2:1混合的混合物;
[0030]该母粒的制备方法为:
[0031]将PET树脂置于100~120℃空气循环烘箱中烘干6~8小时至水分含量在200ppm以下,将分散剂、抗氧剂、抗菌防霉剂和PET树脂放入高速搅拌机以转速为3500~4000r/min搅拌均匀为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80~260℃温度下经过熔融混炼挤出、冷却、造粒即可。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3]实施例1

5和对比例1

5的各组分配比如表1所示,其中抗菌防霉剂的组分用量单位为份,母粒的组分用量单位为%。
[0034]表1:
[0035][0036][0037]实施例1

5和对比例2

4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8]制备抗菌防霉剂:
[0039]将玻璃载银加热至1200
±
10℃,使其呈熔融状态,加入纳米氧化锌混合均匀为透明混合样,待混合样冷却后,再于530
±
5℃对混合样二次加热6
±
0.5h热处理,待冷却后,将混合样研磨至200目以上,制得粉体,制得的粉体与三氯生和甲壳素混合后,于温度45
±
3℃、抽真空环境下,干燥2小时得到抗菌防霉剂;
[0040]制备抗菌防霉母粒:
[004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其特征在于含有5~10wt%的抗菌防霉剂,所述的抗菌防霉剂由以下质量份组分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霉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玻璃载银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纳米氧化锌混合均匀为透明混合样,待混合样冷却后,再于530
±
5℃进行二次加热6
±
0.5h,待冷却后,将混合样研磨成200目以上的粉体,再将粉体与粉体状三氯生和甲壳素混合均匀,干燥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其特征在于玻璃载银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200
±
1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一种PET片材专用透明抗菌防霉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样与粉体三氯生和甲壳素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冰雨温斯城项玉明涂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京工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