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70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该仪器包括固结加载单元、渗透供压单元和装样单元;固结加载单元通过刚性壁渗透仪原有杠杆加载装置为试样提供竖向加载应力,可实现固结压缩试验功能;渗透供压单元为试样提供上游、下游以及周围压力,可实现反压饱和、防侧壁渗漏以及各种渗透试验功能;装样单元以内环刀与外环刀的双层组合机构,同时利用乳胶膜结合实现了试样周围柔性围压的施加,彻底解决了渗透试验过程中试样侧壁渗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刚性壁渗透仪与柔性壁渗透仪的功能结合,集固结压缩与水气渗透试验功能于一体,且设备简易、制样简单,能满足各个领域研究人员的试验需求。员的试验需求。员的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渗透实验器材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土木工程及其交叉学科延伸领域,渗透系数一直是了解岩土体基本物化特性的关键指标。目前,针对水、气等多相态介质在岩土体中的渗透性能测试,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包括柔性壁渗透仪和刚性壁渗透仪。其中,柔性壁渗透仪以其可反压饱和、可防侧壁渗漏等优点被优先应用于岩土体渗透系数的测定。但是,柔性壁渗透仪设备复杂、造价颇高,这极大限制了其在高校、企业、研究所等领域的应用普及。相反,刚性壁渗透仪造价低廉、设备简单,可同时开展渗透与固结压缩试验,从而普及率更高。但刚性壁渗透仪在试验过程中,试样侧面与刚性侧壁间易发生侧漏,造成所测渗透系数偏大。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提出了一些可防止刚性壁渗透仪侧壁渗漏的方法,但基本均是针对岩石等抗压强度较高的材料,无法应用于软黏土等抗压强度极低的材料。因此,为满足更多领域研究人员的需求,亟待研制出一种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既满足价格低廉、设备简易的普及条件,又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其特征在于,该仪器包括固结加载单元、渗透供压单元和装样单元;固结加载单元通过刚性壁渗透仪原有杠杆加载装置为试样提供竖向加载应力,实现固结压缩试验功能;渗透供压单元为试样提供上游、下游以及周围压力,实现反压饱和、防侧壁渗漏以及各种渗透试验功能;装样单元以内环刀与外环刀的双层组合机构,同时利用乳胶膜结合实现了试样周围柔性围压的施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结加载单元包括:桌面(1)、竖向加载传力框架(2)、T型螺纹钉(3)、百分表固定架(4)和百分表(5);所述竖向加载传力框架(2)设置在所述桌面(1)上方,用于传递竖向加载应力;所述T型螺纹钉(3)向下螺旋穿过竖向加载传力框架(2)正中心,用于将竖向加载应力集中传递给装样单元;所述百分表固定架(4)安装在装样单元中固定顶环(30)中;所述百分表(5)固定在百分表固定架(4)上,底部触针接触在T型螺纹钉(3)顶端,用于实时监测装样单元中试样(27)的竖向位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供压单元包括:下游反压供液管(6)、周围压力供液管(7)、上游反压供液管(8)、下游反压空气调压阀(9)、周围压力空气调压阀(10)、上游反压空气调压阀(11)、下游反压数值压力表(12)、周围压力数值压力表(13)、上游反压数值压力表(14)和空气压缩机(15);所述下游反压供液管(6)一端与装样单元中的下游出水通道(33)串联,另一端与下游反压数值压力表(12)和下游反压空气调压阀(9)串联,并最终连接至空气压缩机(15);所述周围压力供液管(7)一端与装样单元串联,另一端与周围压力数值压力表(13)和周围压力空气调压阀(10)串联,并最终连接至空气压缩机(15);所述上游反压供液管(8)一端与上游进水通道(19)串联,另一端与上游反压数值压力表(14)和上游反压空气调压阀(11)串联,并最终连接至空气压缩机(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样单元包括底盘结构、双层组合机构、承压顶盖,自上而下安装,固定顶环设置于承压顶盖外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侧壁渗漏的改装刚性壁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所述底盘(16)放置在桌面(1)上,底盘(16)由圆周向内依次设置四个支撑杆螺纹槽(1601)、一个底盘外环卡槽(1603)、两个底盘垫圈凹槽(1602)和一个透水石凹槽(1604);所述上游进水通道(19)外接上游反压供液管(8),内接透水石凹槽(1604),由上游进水控制阀(17)控制其开关;所述上游排气通道(20)外接大气,内接透水石凹槽(1604),由上游排气控制阀(18)控制其开关;所述试样(27)下层的透水石(21)在进行试验时安置在透水石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世进石福江郑奇腾宋宇辰张晓磊陈宏信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