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涂油系统包角目视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生产加工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涂油系统包角目视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制造中,如图1所示,玻璃液从漏板1流出,经过冷却后,形成玻璃纤维2,玻璃纤维2绕过涂油辊3后,涂覆上浸润剂,而涂油辊3表面到上分束器(上分束板4)与丝束交点水平距离(涂油包角7——图1中垂直线5与穿过分束板孔洞6的玻璃纤维夹角)影响玻璃纤维浸润剂涂覆效果,此位置测量时只能在线测试,更换分束板支架或浸润剂涂油辊后需要拉丝后再进行测量,出现不合格时需在线调整,再进行测量,此期间玻璃纤维涂覆效果有所波动,不利于产品质量稳定。
[0003]另外测量过程中需要尺子贴紧丝束,易蹭飞丝,影响玻璃纤维拉丝作业。对于测量手法不熟练人员测量包角时基本不敢让尺子贴紧玻璃纤维丝束,影响测量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涂油系统包角目视化的装置,确保更换分束板支架或浸润剂涂油辊后涂油包角可以停机完成测试和调整,有利于产品质量稳定,且目视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涂油系统包角目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新型上分束板(41)、观察孔(11)、上配重坨(12)、下配重坨(13)、指示板(14)和连接线(15)组成,所述观察孔(11)设置在新型上分束板(41)上,所述上配重坨(12)、下配重坨(13)、指示板(14)和连接线(15)组成新试吊锤,通过观察孔(11)观察新试吊锤位置以判断涂油包角(7)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涂油系统包角目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配重坨(12)位于新型上分束板(41)的上方,所述下配重坨(13)位于新型上分束板(41)的下方,所述指示板(14)位于观察孔(11)的下方、下配重坨(13)的上方,所述上配重坨(12)、下配重坨(13)与指示板(14)通过连接线(15)连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涂油系统包角目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11)为半圆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韩林,万维维,杨伟忠,王特,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